时间: 2025-04-26 02:30: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30:18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鍊句炉槌岂可无,句成未必尽缘渠。
老夫不是寻诗句,诗句自来寻老夫。
写诗的工具和灵感是不可或缺的,但写成的诗句未必完全是因为这些工具的缘故。我这位老者并不是在主动寻找诗句,而是诗句自然地来找我。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表现出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独到理解,强调灵感与技巧之间的关系。
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而闻名,作品多涉及山水、花卉等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晚秋,正值寒冷的季节,诗人通过描写水仙花和湖山的景色,表达自己对诗歌创作的思考,反映出他对艺术灵感的理解。
这首诗以轻松、洒脱的笔调探讨了写诗的本质。杨万里以"鍊句炉槌"开头,设问引入,展现出他对创作过程的思考。诗句的开头便揭示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独特看法:技巧和灵感都重要,但二者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因果。他强调,诗句的产生并不完全依赖于技巧,反而是诗句主动寻求着诗人,这种反向的关系使得诗歌创作的过程更加自然和自由。
诗中透露出一种老练的自信,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的随性态度,也反映了他对诗歌的热爱。杨万里并不将自己视为诗句的追逐者,而是诗句的召唤者,这种观点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成熟诗人的胸怀与自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写作过程中灵感的重要性,诗句的产生并非单靠技巧,而是需要一种自然的契机与灵感的召唤。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鍊句炉槌”指的是什么?
A. 写诗的工具
B. 烹饪的工具
C. 建筑的工具
诗人认为诗句的产生主要依赖于什么?
A. 技巧
B. 灵感
C. 人际关系
答案: 1. A 2.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作品与李白的《将进酒》在情感表达和风格上有一定的差异。李白的作品更倾向于豪放与激昂,而杨万里的诗则更显得清新自然、悠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