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晚寒题水仙花并湖山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4-26 02:30:18

诗句

鍊句炉槌岂可无,句成未必尽缘渠。

老夫不是寻诗句,诗句自来寻老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30:18

晚寒题水仙花并湖山三首 其三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原文展示:

鍊句炉槌岂可无,句成未必尽缘渠。
老夫不是寻诗句,诗句自来寻老夫。

白话文翻译:

写诗的工具和灵感是不可或缺的,但写成的诗句未必完全是因为这些工具的缘故。我这位老者并不是在主动寻找诗句,而是诗句自然地来找我。

注释:

  1. 鍊句:指的是写诗,锻炼诗句。
  2. 炉槌:用来锻炼或打磨诗句的工具,比喻写诗的技巧或方法。
  3. 尽缘渠:这句话的意思是,写成的诗句不一定完全是因为使用了这些技巧。
  4. 老夫:指的是诗人自己,强调自己经历丰富。
  5. 寻诗句:主动寻找诗句的过程。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表现出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独到理解,强调灵感与技巧之间的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而闻名,作品多涉及山水、花卉等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晚秋,正值寒冷的季节,诗人通过描写水仙花和湖山的景色,表达自己对诗歌创作的思考,反映出他对艺术灵感的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轻松、洒脱的笔调探讨了写诗的本质。杨万里以"鍊句炉槌"开头,设问引入,展现出他对创作过程的思考。诗句的开头便揭示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独特看法:技巧和灵感都重要,但二者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因果。他强调,诗句的产生并不完全依赖于技巧,反而是诗句主动寻求着诗人,这种反向的关系使得诗歌创作的过程更加自然和自由。

诗中透露出一种老练的自信,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的随性态度,也反映了他对诗歌的热爱。杨万里并不将自己视为诗句的追逐者,而是诗句的召唤者,这种观点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成熟诗人的胸怀与自信。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第一句 "鍊句炉槌岂可无":开篇即提出写诗所需的工具不可或缺,暗示诗歌创作需要技巧。
    • 第二句 "句成未必尽缘渠":承接上句,强调有技巧并不代表必然能写出好的诗句。
    • 第三句 "老夫不是寻诗句":自我介绍,表明自己并不刻意去寻找诗句。
    • 第四句 "诗句自来寻老夫":反转思维,指出灵感和诗句会主动来找他,彰显诗人的自信。
  2. 修辞手法:

    • 对比:技巧与灵感的关系形成鲜明对比,突显诗人对创作的深刻理解。
    • 反语:通过“老夫不是寻诗句”来表现诗人的谦逊与洒脱。
  3.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写作过程中灵感的重要性,诗句的产生并非单靠技巧,而是需要一种自然的契机与灵感的召唤。

意象分析:

  • 鍊句炉槌:象征着诗歌创作的工具和技巧。
  • 诗句:象征着灵感和创作的成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鍊句炉槌”指的是什么?
    A. 写诗的工具
    B. 烹饪的工具
    C. 建筑的工具

  2. 诗人认为诗句的产生主要依赖于什么?
    A. 技巧
    B. 灵感
    C. 人际关系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作品与李白的《将进酒》在情感表达和风格上有一定的差异。李白的作品更倾向于豪放与激昂,而杨万里的诗则更显得清新自然、悠然自得。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学刘公干体诗 学刘公干体诗 拟青青陵上柏诗 古辞 学古诗 绍古辞 绍古辞 绍古辞 绍古辞 绍古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打破饭碗 巾字旁的字 提土旁的字 悬榻留宾 失风 三头两日 兵不由将 出其不意 单耳刀的字 至音 勤雨 南宪 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首字旁的字 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小字头的字 禅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