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登胶山绝顶十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2 18:21:28

诗句

登高须上最高峰,直透云关第一重。

此处山头高几许,如何留得白云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21:28

原文展示:

九日登胶山绝顶十首 其二
登高须上最高峰,
直透云关第一重。
此处山头高几许,
如何留得白云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登高必须要攀登到最高的山峰,才能穿透那第一层云雾。这里的山头有多高呢?又怎么能够留下白云的踪迹呢?

注释:

  • 登高:登高的意思就是爬山。
  • :必须。
  • 直透:直接穿透。
  • 云关:云雾环绕的地方。
  • 第一重:指最上面的那层云。
  • 此处:这里。
  • 山头:山的顶端。
  • 几许:多少,多少的意思。
  • 留得:留存,留下的意思。
  • 白云踪:白云的踪迹。

典故解析:

此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登高”一词在古典诗词中常常象征着追求更高境界的志向,以及对自然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安定,清代诗人,因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清新,具有较强的个性特征。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重阳节(九月九日),古人重阳登高有避邪、祈福之意。诗人以登高为契机,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及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登高”作为切入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同时也隐含着人生哲理的思考。诗的开头便指出“须上最高峰”,这不仅是字面上的攀登,也是对人生追求的一种暗喻。作者通过“直透云关第一重”描绘出一种高远的志向,似乎在说,只有达到更高的境界,才能真正看清事物的本质。

接下来的“此处山头高几许”,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好奇。山的高度并不只是物理上的,更象征着一种精神的高度。而“如何留得白云踪”则引发了读者对人生短暂与自然永恒的思考,白云虽美丽,却无形无影,仿佛正是人生的理想和追求,虽难以完全把握,却值得我们不断向往。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哲理,意象鲜明,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登高须上最高峰:强调了追求的目标,只有到达最高峰,才能领略到更广阔的视野。

  2. 直透云关第一重:形象地描绘了穿透云层的感觉,象征着突破重重困难。

  3. 此处山头高几许:引发思考,山的高度不仅是物理意义的,更是对自身追求的反思。

  4. 如何留得白云踪:表达人生的短暂和理想的难以把握,留给读者以深刻的哲理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登高”比作对人生的追求。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高远的志向与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高峰:象征着目标与理想,体现出追求卓越的精神。
  • :代表着理想的美好与难以捉摸,激发人们对自由与梦想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提到的“最高峰”象征什么? A. 物理高度
    B. 人生理想
    C. 自然景观

  2. “如何留得白云踪”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通过“登高”的意象,表达对壮丽景色的向往和人生的哲学思考。两首诗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赏析》

相关查询

水龙吟 为王少傅寿 水龙吟 水龙吟 次前韵二首 水龙吟 见水田乐之 水龙吟 庐山雾 水龙吟 水龙吟二首 其二 水龙吟 水龙吟 白莲 水龙吟·送张次山纳言赴江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恬然自足 蛮书 床头柜 门字框的字 不足与谋 贝字旁的字 邃义 包含操的词语有哪些 真真实实 麥字旁的字 有仇不报非君子 目的论 爿字旁的字 呆如木鸡 火字旁的字 包含啪的词语有哪些 地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