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与胡康安同登北极阁》

时间: 2025-08-04 14:12:46

诗句

雨霁秋高最萧洒,北城登临俯原野。

海外归来多感伤,脉脉江山待来者。

胡子可人能醉我,共看落日天边泻。

吾侪未知所归处,复际中原动兵马。

丈夫忘世乃大雅,谋国区区策殊下。

道旁茅屋犹有人,岁晚鸡豚足相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4 14:12:46

原文展示:

九日与胡康安同登北极阁
雨霁秋高最萧洒,
北城登临俯原野。
海外归来多感伤,
脉脉江山待来者。
胡子可人能醉我,
共看落日天边泻。
吾侪未知所归处,
复际中原动兵马。
丈夫忘世乃大雅,
谋国区区策殊下。
道旁茅屋犹有人,
岁晚鸡豚足相社。

白话文翻译:

在这秋高气爽、雨后天晴的日子里,我和胡康安一同登上北极阁,俯瞰广阔的原野。海外归来的人多有感伤,眼前的山河依旧在等待未来的主人。胡康安的风采让我陶醉,我们一起欣赏天边落日的美景。我们不知道自己最终归向何处,而中原的战火又在重新燃起。真正的男子汉应该超然物外,追求高尚的理想,而为国谋划的策略却显得微不足道。路旁的茅屋里仍然有人生存,年末时分鸡和猪聚在一起,形成了温馨的场景。

注释:

  • 雨霁: 雨后天晴,形容天气清新。
  • 秋高: 秋天的天空高远,给人一种清朗的感觉。
  • 脉脉: 形容景色绵延不断,情感深厚。
  • 胡子: 这里指的是胡康安,诗中的友人。
  • 落日天边泻: 描述落日的美丽景象,像是从天边倾泻而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孝胥(1830年-1891年),字伯山,号艮斋,晚号念庐,清代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气,也不乏细腻之情。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的关注以及个体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重阳节,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北极阁登高望远的场景,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眷恋与对未来的思考。诗中提到的“中原动兵马”暗指当时的社会动荡与战争,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九日与胡康安同登北极阁》以其清新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引人深思。诗的开头描绘了秋天雨后晴空的美好景象,给人一种清新爽朗的感觉。而后,诗人将视线投向远方的山河,表达了对未来归属的迷茫及对过去经历的感伤。尤其是“吾侪未知所归处”,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方向的迷茫与思考。

与友人共赏落日,诗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短暂而美好的时光,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对国家动荡的反思。诗中“丈夫忘世乃大雅,谋国区区策殊下”一联,深刻地道出了真正的高尚气质应该超越世俗的功名利禄,追求更高的人生理想。同时,最后两句“道旁茅屋犹有人,岁晚鸡豚足相社”则展现出一种人间烟火的温情,提醒人们珍惜身边的生活,强调即使在动荡的时代,依然有平凡的生活与人情值得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雨霁秋高最萧洒: 雨后天气清新,秋天的天空高远,给人一种洒脱的感觉。
  2. 北城登临俯原野: 在北城的阁楼上俯视开阔的原野,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
  3. 海外归来多感伤: 海外归来的人往往怀有许多感伤,可能是对故土的思念。
  4. 脉脉江山待来者: 这片山河在等待未来的拥有者,暗示着对未来的渴望与期待。
  5. 胡子可人能醉我: 胡康安的存在令人陶醉,表现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6. 共看落日天边泻: 共同欣赏落日的美景,象征着友谊的温暖。
  7. 吾侪未知所归处: 我们不知道最终的归属,反映出对未来的迷茫。
  8. 复际中原动兵马: 中原大地再度战火纷飞,暗示了社会动荡。
  9. 丈夫忘世乃大雅: 真正的男子汉应超然物外,追求高尚的理想。
  10. 谋国区区策殊下: 为国谋划的策略却显得微不足道。
  11. 道旁茅屋犹有人: 生活在路边茅屋中的人们依然在生存。
  12. 岁晚鸡豚足相社: 年末时分,鸡和猪聚在一起,表现了生活的温馨。

修辞手法:

  • 比喻: “落日天边泻”形象地描绘了夕阳的美。
  • 对仗: 诗中有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子,如“丈夫忘世乃大雅,谋国区区策殊下”,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脉脉江山”赋予自然以情感,表现出对祖国的深情眷恋。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与友人的情谊,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未来的思考,强调了高尚理想与平凡生活的价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霁: 代表清新与希望。
  • 江山: 象征祖国河山,承载着诗人的情感与历史。
  • 落日: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美好瞬间。
  • 茅屋: 代表平民生活,体现人间烟火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雨霁”是什么意思?

    • A. 雨后天晴
    • B. 细雨绵绵
    • C. 暴风骤雨
  2. “吾侪未知所归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未来的迷茫
    • B. 对故乡的思念
    • C. 对朋友的依赖
  3. 诗中提到的“落日”象征什么?

    • A. 希望
    • B. 时间的流逝
    • C. 战争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望岳》杜甫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高》同样描绘了高处的景色与壮阔的自然,表达了豪情壮志,而郑孝胥的诗则更注重于对祖国命运的忧虑与个体命运的思考,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寄怀在伯三首 用韵寄孙推官二首 上元口号呈莫令三首 期斯远不至登谿亭有怀并属云台刘先生三首 松原山行七绝 八月八日发潭州后得绝句四十首 寄徐季纯于去非兼属梁和仲曾元之吴仲权 呈赵常德四首 袁州北崇胜寺二首 游吉祥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乞四 析言破律 硕学通儒 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康庄大路 悬猙素飡 曰字旁的字 包含忍的词语有哪些 木字旁的字 水天一色 桑榆补 泥水匠 辵字旁的字 八字旁的字 霞带 鬯字旁的字 恩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