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洪庆善郎中挽诗四首》

时间: 2025-07-27 16:21:33

诗句

登名蟾窟值休辰,中外掀腾宠数频。

锦帐握兰荣帝所,绣衣持斧耀江滨。

两州民社施张在,四水门墙卜筑新。

岂料生还杳无日,冢边唯卧石麒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6:21:33

洪庆善郎中挽诗四首

作者: 葛立方 〔宋代〕


原文展示

登名蟾窟值休辰,中外掀腾宠数频。
锦帐握兰荣帝所,绣衣持斧耀江滨。
两州民社施张在,四水门墙卜筑新。
岂料生还杳无日,冢边唯卧石麒麟。


白话文翻译

在名为蟾窟的地方登高望远,正值休息的日子,内外间的宠爱频繁升腾。
锦帐中手握兰花的荣帝所,绣衣持柄斧头在江边辉煌展现。
两州的民社正在施行和张扬,四水之门的墙壁也在新筑。
谁曾想生还的希望已然渺茫,墓边只有石制的麒麟静静卧着。


注释

  • 蟾窟:可能指代月亮或特定的地方,古代常用来形容高远之所。
  • 休辰:指休息的日子或吉日。
  • 荣帝:指某位受宠的帝王,这里可能是代指某位具体的历史人物。
  • 绣衣:绣有花纹的衣服,象征身份的高贵。
  • 生还:指生存或回归的希望。
  • 石麒麟: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象征吉祥和长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立方,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诗词风格清新、意境深远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美景和人情世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特定历史时期,可能是对某位重要人物的追思与怀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与对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蟾窟”的描绘,表达了对权贵生活的向往和对民众生活的关切。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开篇提到“登名蟾窟”,仿佛在说生活的高峰与荣耀,然而随之而来的“岂料生还杳无日”则揭示了生存的困境与无奈。整首诗在描写美好事物的同时,也隐含着对失落与死亡的感慨,使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沉重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首句提到在“名蟾窟”登高,象征着追求高远理想的勇气。
    • 第二句中“中外掀腾宠数频”,暗示了权力的浮华与短暂。
    • 第三句描绘了锦帐中荣帝的奢华生活,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
    • 第四句提到两州的建设与发展的希望,反映出对未来的期待。
    • 最后两句则转到死亡的沉重,表现出对生存无常的感慨。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仗和比喻,如“锦帐握兰”与“绣衣持斧”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身份的差异。
    • 诗中还运用了象征,石麒麟象征着对已故者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无奈。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美好生活的描绘和对生存困境的反思,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 蟾窟:象征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 锦帐、绣衣:象征权力、地位与奢华生活。
  • 石麒麟:象征着死亡与对往昔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蟾窟”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动物
    • B. 高远之所
    • C. 一种植物
  2. 诗中提到的“石麒麟”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吉祥与长寿
    • C. 权力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

    • A. 对未来的希望
    • B. 对死亡的无奈
    • C. 对生活的热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的诗中常常突出个体对自由的追求,而葛立方的这首诗则更注重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生存的感慨,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曲鉴赏全书》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十三田漏 王道损赠永兴冰蜜梨四颗 送永兴通判薛虞部 中伏日陪二通判妙觉寺避暑 和和之南斋画壁歌 寄李献甫 宿矶上港 送才上人还雪窦寄达观禅师 题姑苏豹隐堂 暮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耳刀旁的字 匕字旁的字 举足为法 弄鬼弄神 金字旁的字 导德齐礼 正昼 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天人之际 齊字旁的字 波涛汹涌 识水性 高字旁的字 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审分 督阵 博采众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