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秋江晚渡图》

时间: 2025-05-04 10:39:24

诗句

鹧鸪飞尽一洲勣,帆带秋云度远津。

底事愁看画中景,昨朝曾送渡江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9:24

原文展示:

鹧鸪飞尽一洲勣,
帆带秋云度远津。
底事愁看画中景,
昨朝曾送渡江人。

白话文翻译:

鹧鸪已经飞走,整个洲上都显得冷清,
船帆带着秋天的云彩驶向遥远的渡口。
为什么我看着画中景色感到愁苦呢?
因为昨天我刚刚送走了渡江的人。

注释:

  • 鹧鸪:一种鸟,常用来象征秋天或凄凉的情感。
  • :指河中或湖中的小岛或沙洲。
  • :此处指景象,带有苍凉之意。
  • :指船上的帆。
  • 度远津:渡口,渡过河的地方。
  • 底事:何必,为什么。
  • 愁看:忧愁地看。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渡江人”可以联想到古代人们渡河的情景,象征着离别与思念。江水作为一种流动的象征,常常代表着人生中的变化与迁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字子厚,号浣溪,明代诗人,浙江人。他以诗歌见长,风格清丽,兼具豪放与细腻。高启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心浮躁的时期。高启在诗中通过描绘秋江的景象,表达了对离别的伤感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秋江晚渡图》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江边的凄凉。开篇“鹧鸪飞尽一洲勣”,以鹧鸪的飞去引入,暗示了凄凉的氛围,给人以孤独的感受。接下来的“帆带秋云度远津”,描绘了船只在秋云的映衬下缓缓驶向远方,意象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寂。诗的最后两句,作者自问“底事愁看画中景”,表明了作者内心的忧虑与思考,似乎在追溯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思考与无奈的离别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鹧鸪飞尽一洲勣: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鹧鸪飞走后,留下的孤寂之感。
  2. 帆带秋云度远津:船帆在秋云的映衬下,缓缓驶向遥远的渡口,带有了一种离愁。
  3. 底事愁看画中景:自问为何会对眼前的景色感到忧愁,表达了内心的复杂情感。
  4. 昨朝曾送渡江人:回忆起昨天送走渡江人的情景,增加了离别的沉重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景象与情感结合,通过自然景物传达内心感受。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形成对仗,增强了音韵的和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江的景色,表达了对离别的思考与感慨,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鹧鸪:象征孤独与离别。
  2. 秋云:代表凋零与伤感的情绪。
  3. 渡口:象征着人生的转折与分离的时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鸟是什么?

    • A. 麻雀
    • B. 鹧鸪
    • C. 燕子
    • D. 白鹭
  2. 诗人为什么感到愁苦?

    • A. 看画中景
    • B. 看到秋天的到来
    • C. 收到朋友的信
    • D. 听到音乐
  3. 诗中的“渡江人”象征着什么?

    • A. 离别与思念
    • B. 旅行者
    • C. 渔民
    • D. 商人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对比高启的《秋江晚渡图》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两者都涉及到离别主题,但高启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流露,而王维则更强调友情与离别的深情厚谊。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高启研究》
  • 《古诗鉴赏词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沁园春·雨夜续述 沁园春·秋思 沁园春 己酉冬日,扶舅姑及亡夫、长子之榇,葬于郊南。抚儿顾叔,血泪千行,因占一阕 沁园春(饯郑金部去国) 沁园春 畅泊然纯甫由山东佥宪谢病归襄阳, 沁园春 和省中诸公秋日海棠韵 沁园春 泉南初度,伯时将北归,诸友宴次, 沁园春 送李同知之官邺都 沁园春(寿白侍从八十) 沁园春 其一 中实谋游衡岳,先赠以词,用刘龙洲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耳字旁的字 二字旁的字 口碜 言字旁的字 噤哑 绞丝旁的字 蝶化庄周 挂灯结彩 王字旁的字 高高兴兴 欠佳 好学不倦 田开头的成语 弹结尾的成语 俞咨 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闲钱 兼收并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