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8: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8:52
《沁园春 送李同知之官邺都》
东西二都,史载循良,不五六人。
记南阳有召,颍川有霸,并州如郭,河内如恂。
直比朱弦,清伴古镜,吏自秋霜民自春。
如公者,守廉平二字,近古名臣。
棠阴手种方新。
又五马翩翩邺水滨。
想台高铜雀,尚留遗迹,
堂深画锦,空锁凝尘。
琴瑟从容,雅歌缓带,美政遥知达紫宸。
期年后,看行宣召,班冠廷绅。
东西两大城市,历史上能称得上良臣的也不过五六个。
想当年南阳有召,颍川有霸,并州如郭,河内如恂。
就像清脆的朱弦,明亮的古镜,官吏如同秋霜,百姓如春风。
像您这样的官员,保持清廉与公正,是古代名臣的标志。
棠树下种植的崭新事物,
还有五匹骏马在邺水边奔腾。
想起那高高的铜雀台,至今仍留有遗迹,
深深的堂屋中画着华丽的锦绣,空锁着凝聚的尘埃。
琴瑟声声悠扬,雅歌轻轻唱和,美好的政事远知于紫宸。
一年之后,期待您能被召回,佩戴官冠走入朝廷。
陆文圭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闻名。他的诗作多描绘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以及对历史的感慨。
这首诗是送别李同知赴邺都任职之作,表达了对李同知的赞美和对其未来的期望。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良臣的品德和政治理想被极为推崇。
这首《沁园春 送李同知之官邺都》以优美的语言传达了对李同知的敬意和对理想政治的向往。诗中对历史名臣的回顾,不仅表现出对古代贤人的追慕,更寄托了对李同知的殷切希望。陆文圭通过对比,描绘了当时官吏与民间的关系,表达了良好的政治应当是清明与和谐的。诗中借用“棠阴”与“铜雀”等意象,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与人文情怀,使整首诗呈现出一种既深沉又清新的气韵。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赞美李同知的品德,表达对清明政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沁园春 送李同知之官邺都》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南阳有召, 颍川有霸”是指什么?
诗中“琴瑟从容,雅歌缓带”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