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48: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48:00
晓寒生。晚寒生。淡淡阴中薄薄晴。流莺三两声。晓山横。晚山横。芳草连云尚未能。春风千里情。
清晨的寒气渐渐升起,傍晚的寒气也随之而生。在淡淡的阴云中,微微的晴天透出。在这时节,听到三两声流莺的鸣叫。清晨的山影横亘在眼前,傍晚的山影也在视野中延展。芳草与云彩相连,春风带来了千里之外的情愫。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流莺”常常出现在古诗中,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希望。
作者介绍: 沈尹默(1883-1971),字梦麟,号尹默,晚号天华,江苏苏州人。清末民初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曾任教于多所学校。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著称,体现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末民初的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春天的热爱,反映了在不安定社会环境下,人们对宁静与美好的渴望。
《长相思 其一》是一首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现了春天的气息与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晓寒”和“晚寒”对比,展现了清晨与傍晚的不同氛围,表现了时间的流转。诗的开头以寒气为引,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意境,而随后的“淡淡阴中薄薄晴”则带来了春日的温暖,仿佛春天的到来让生命复苏,万物复生。
“流莺三两声”则进一步深化了春天的气息,鸟儿的鸣叫象征着春天的气息,带来生机与活力。接下来的“晓山横,晚山横”描绘了山的静谧与壮丽,表现出一种宁静的美感,仿佛与诗人的心情相呼应。
最后的“芳草连云尚未能,春风千里情”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通过春风来传达千里之外的情思,表现了对远方的思念与期待。这一系列自然景象的描绘,不仅仅是对春天的赞美,更是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未来的美好向往,情感基调温柔而富有生机,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深切感悟与对自然的崇敬。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鸟类是什么?
“晓寒生,晚寒生”中“晓”字的意思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春风千里情”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