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2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22:57
南楼令 羊辛楣花溪吹笛图
作者: 谭献 〔清代〕
岸柳晚飕飕。馀酣漱碧流。
却临风三弄倚轻舟。
吹得月华如水冷,有多少,古今愁。
一雁度南楼。关山音信休。
忆春风花影帘钩。
曾是罗襟曾是酒,浑不似,少年游。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柳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水流清澈如碧,诗人倚靠在轻舟上,随风吹奏着笛子。月光如水般冷冽,勾起了无数古今忧愁。一只大雁飞过南楼,关山之间音信难传。回忆起春风中的花影摇曳,曾经的欢愉与饮酒作乐,如今已与少年时的无忧无虑大相径庭。
谭献,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常表达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感悟。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春夏之交的傍晚,诗人在舟上吹笛时,感受到对青春与往昔的思念而作,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南楼令》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青春往事的怀念和对现实孤独的感受。开篇的“岸柳晚飕飕”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场景,柳树在晚风中轻轻摇曳,营造了一种舒适的氛围。接着,通过“馀酣漱碧流”,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陶醉与享受,水流的清澈让人心旷神怡。
然而,随着“月华如水冷”的描写,诗人情感的转折显现出来。月光的冷意似乎在提醒他,孤独和愁思已悄然入侵心间。大雁飞过的意象象征着远方与失去的联系,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思念。
最后,回忆与现实的对比更是引人深思。春风中的欢愉与如今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时光的无情与青春的易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自然之美,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青春流逝及现实孤独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诗中“岸柳晚飕飕”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诗中提到的大雁象征着什么?
诗人对青春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