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1:3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1:38:41
湖上秋来莲荡空。年华都付与,木芙蓉。采菱舟子两相逢。双媚靥,一笑与谁浓。斜日落溟濛。鸳鸯飞起处,水无踪。望湖楼上两三峰。人不见,林外数声钟。
秋天来了,湖面上的莲花已经凋谢,空荡荡的。年华如水流逝,唯有木芙蓉还在。采菱的船夫相遇于此,双双笑靥如花,谁与之共鸣呢?斜阳渐渐沉入水面,鸳鸯飞起的地方,水面已无痕迹。站在望湖楼上,只见两三座山峰,人影全无,远处林外隐约传来几声钟声。
沈晦,字伯琦,号懋仁,宋代词人,生平较少记载,主要以其清丽的词风而闻名。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致,情感细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
《小重山》创作于秋天,可能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秋天的萧瑟与凋零,常常让人产生思乡、怀旧的情绪,这首词便是这种情感的体现。
《小重山》是一首描绘秋天湖面景色的词作,沈晦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凋零与人情的淡薄。开篇“湖上秋来莲荡空”,以极为简洁的笔触勾勒出秋日湖面上莲花凋谢的景象,传达出一种深深的孤寂感。接着,诗人以“年华都付与,木芙蓉”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似乎在告诫读者要珍惜眼前的美好。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描绘“采菱舟子”的相逢,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温情,但又引出“与谁浓”的疑问,似乎在反思这种关系的深度与真实。最后两句“望湖楼上两三峰”,带有一种孤寂的美感,人与自然的距离感愈发明显,远处的钟声更是增添了几分惆怅。在整首词中,沈晦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情的交织,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秋天的萧瑟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叹,通过自然景象与人际关系的对比,表达出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沈晦
C. 杜甫
D. 苏轼
“湖上秋来莲荡空”中的“空”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孤寂
C. 愤怒
D. 疲惫
诗中提到的“采菱舟子”指的是哪种职业?
A. 渔夫
B. 船夫
C. 农夫
D. 诗人
比较沈晦的《小重山》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沈晦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绘,而李清照则通过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对生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