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53: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53:11
竹山?岭
九月乱山中,崎岖处处同。
溪流因雨涨,木叶着霜红。
人迹千岩绝,松声万壑空。
寻幽自可问,不复欢途穷。
在九月的乱山中,崎岖的道路到处都是相似。
溪水因为下雨而上涨,树叶在霜冻中变得红艳。
人迹在千岩中绝无踪迹,松树的声音在万壑中空荡荡。
寻幽探秘自然,问询之中已无欢乐的旅途尽头了。
该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寻幽”一词在古代文人中常用,指向探寻自然的乐趣和内心的宁静,反映了士人对自然的向往。
《竹山?岭》这首诗通过描绘九月的山川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繁华的超然。开头两句描绘了山中的崎岖景象,表现出一种环境的复杂和变化;接着,溪水因雨而涨,树叶因霜而红,意象的交替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气息,带有一种时光流逝的感慨。随后,诗人提到人迹绝无,松声孤响,体现了他在自然中孤独的状态。最后一句“寻幽自可问,不复欢途穷”,表达了在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渴望,虽然旅途已到尽头,但自然的幽深总能给予他新的思考和启发。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沉醉与对世俗的超脱,体现了在孤独中寻求内心平静的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季节是哪个?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人迹千岩绝”表现了什么样的环境?
A. 热闹
B. 寂静
C. 迷茫
D. 幸福
“溪流因雨涨”一句中,溪流的状态如何?
A. 缺水
B. 暴涨
C. 平稳
D. 冻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但更侧重于诗人的内心感受和对自然的感悟。沈晦的《竹山?岭》则更加突出孤独的情感和秋天的萧瑟,两者在主题上存在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