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0:4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45:07
南乡子 悼张家璧
詹安泰 〔近代〕
一去竟何归,大劫茫茫路总迷。
未了恩哀将血泪,谁知,
拼与穷泉老父期。
荒峤落阳西,薄薄桐棺短短碑。
弹指清明风雨近,悲摧,
定有冤禽日夜啼。
这首词表达了对已故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感叹从此再无归途,面对浩劫,人生的道路变得迷茫。未了的恩情和悲哀让他泪流满面,谁能理解他与老父亲之间的情谊。远方的山峦映照着西沉的夕阳,薄薄的桐木棺材和短短的墓碑显得格外凄凉。清明时节即将到来,风雨也在逼近,悲伤的情绪愈发浓烈,夜晚的冤魂在不断哀鸣。
作者介绍:詹安泰,近代诗人,生平致力于诗词创作,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及个人情感,风格深沉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词是在张家璧去世后所作,通过对友人的悼念,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和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已逝友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开头一句“一去竟何归”,直接引入了生离死别的主题,瞬间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接下来的“大劫茫茫路总迷”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助,似乎在暗示着历史的浩劫给人们带来的苦痛和困惑。
在对情感的表达上,诗人以“未了恩哀将血泪”展现了他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失去后的痛苦。诗中对父亲的提及,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和深度,仿佛在诉说着一种隐秘而长久的牵挂。后半部分通过“荒峤落阳西”及“薄薄桐棺短短碑”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带给读者一种深刻的孤独感。
整首词以清明节的临近作为背景,象征着哀悼和思念的时刻。最后一句“定有冤禽日夜啼”,则是对逝者深切的悼念,表达了对生命与死亡的无声呐喊,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可奈何的悲伤。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释放,既有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也反映了历史与现实的关联,构成了整首词的深刻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对友人的悼念,表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情感深沉而复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一去竟何归”表达了什么情感?
词中提到的“薄薄桐棺短短碑”意在突出什么?
“悲摧,定有冤禽日夜啼”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这些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情感与意蕴,感受到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沉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