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09:49: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09:49:53
题广昌县平西台
作者: 蔡楠 〔宋代〕
层台跨青空,溪水出其侧。
千峰竞神秀,万里无限隔。
王侯贤令尹,心匠巧经画。
平生不凡处,眼高四海窄。
坐令荆棘场,化作山川国。
登临有胜集,而我非佳客。
听候妙谈兵,四座皆辟易。
冰霜绕牙齿,韬略贯胸臆。
乃知杜元凯,不特有传癖。
风尘犹澒洞,早试平戎策。
当沉岘山铭,更效燕然勒。
这首诗描绘了广昌县平西台的壮丽景色与历史的厚重感。诗人在高台上俯瞰,溪水流淌,千山争奇斗艳,远方的山脉似乎无尽无边。王侯与贤人都能通过聪明才智来治理国家,诗人自认为胸怀壮志,但在这广阔的天地间却感到渺小。即使身处荆棘丛生的地方,也能化为壮丽的山川。我登上此地,虽不是名流,却也能聆听到高人的谈论,四周的人都感到敬畏。寒冷的气息侵袭着我,谋略充盈在我的心中。此时我才明白,杜元凯不仅仅有名声,他的智慧更值得称道。即使身处动荡的风尘中,我也早已准备好平定乱世的策略。将来,我要在岘山铭刻下我的志向,继续效仿燕然山刻的精神。
作者介绍: 蔡楠,宋代诗人,以其豪放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而著称。作品常常表现出对时局的思考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广昌县平西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与自我抱负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与深邃的历史文化,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历史和个人理想的思考。诗中的“层台跨青空,溪水出其侧”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象,而“千峰竞神秀,万里无限隔”则强调了自然的宏伟与人的渺小。诗人在此处不仅仅是观景,更是对历史与人生的感悟。
接着,诗人提到“王侯贤令尹”,通过对比,表现出对统治者智慧与治理能力的推崇,同时也隐含着对自身能力的自省与反思。诗中“坐令荆棘场,化作山川国”表达了诗人愿意在艰难困苦中奋斗,追求理想的决心。
整首诗在抒情与叙事之间流转,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展现出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理想抱负。最后的“当沉岘山铭,更效燕然勒”将个人理想与历史责任结合,表达了诗人不屈不挠的精神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壮丽自然的赞美、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以及在艰难环境中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层台跨青空”主要描绘了什么?
“坐令荆棘场,化作山川国”表达了作者的什么心态?
诗中提到的“杜元凯”是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