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至卿叙述三首》

时间: 2025-05-07 06:55:35

诗句

襟期难与俗人论,摆落浮名莫绊身。

妙理自能中酒圣,清谈不肯问钱神。

世情一任手翻覆,此道元如肘屈伸。

隐约形容不枯槁,只应胸次有阳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5:35

原文展示:

襟期难与俗人论,摆落浮名莫绊身。妙理自能中酒圣,清谈不肯问钱神。世情一任手翻覆,此道元如肘屈伸。隐约形容不枯槁,只应胸次有阳春。

白话文翻译:

胸怀的期待难以与世俗之人讨论,摆脱虚名不要束缚自己。精妙的道理自然能迎合酒中的圣贤,清雅的谈话不愿涉及金钱之事。世间的情感任由人们翻覆,这种道理原本就像手臂的屈伸一样自然。隐约的形容并不显得枯槁,只因心中充满了温暖的春意。

注释:

  • 襟期:胸怀的期待或志向。
  • 摆落:摆脱。
  • 浮名:虚名。
  • 酒圣:指酒中的圣贤,即饮酒时的超然境界。
  • 清谈:高雅的谈话。
  • 钱神:指金钱之事。
  • 世情:世间的情感或世态。
  • 此道:指上述的道理或生活方式。
  • 元如:原本就像。
  • 肘屈伸:手臂的屈伸,比喻事情的自然变化。
  • 隐约形容:隐约的形容或描述。
  • 枯槁:形容憔悴或枯萎。
  • 胸次:心中。
  • 阳春:温暖的春天,比喻心中的温暖和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1137-1216),字晦叔,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南宋文学家、哲学家。他的诗文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不拘泥于形式。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炎在表达自己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名利是许多人追逐的目标,但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这些外在事物的淡漠,更注重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世俗名利和内心修养,展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首句“襟期难与俗人论”直接表达了作者与世俗之人的隔阂,强调了个人志向的高远。接下来的“摆落浮名莫绊身”进一步强调了摆脱虚名的重要性,体现了作者对自由的追求。诗中“妙理自能中酒圣,清谈不肯问钱神”一句,通过对酒和金钱的对比,突出了作者对精神生活的重视。最后两句“世情一任手翻覆,此道元如肘屈伸”和“隐约形容不枯槁,只应胸次有阳春”则通过比喻和象征,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化的淡然态度和对内心世界的温暖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高洁的人格和超脱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襟期难与俗人论”:表达了作者与世俗之人的隔阂,强调了个人志向的高远。
  2. “摆落浮名莫绊身”:强调了摆脱虚名的重要性,体现了作者对自由的追求。
  3. “妙理自能中酒圣”:通过对酒的描写,突出了作者对精神生活的重视。
  4. “清谈不肯问钱神”:通过对金钱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5. “世情一任手翻覆”: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化的淡然态度。
  6. “此道元如肘屈伸”:通过比喻,表达了作者对生活自然变化的接受。
  7. “隐约形容不枯槁”:通过隐约的形容,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丰富和温暖。
  8. “只应胸次有阳春”:通过象征,表达了作者对内心世界的温暖期待。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世俗名利和内心修养的对比,突出了作者的生活态度。
  • 比喻:使用“肘屈伸”比喻生活的自然变化,增强了表达的形象性。
  • 象征:使用“阳春”象征内心的温暖和希望,增强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追求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自由,超脱世俗名利的束缚。通过对比和象征,诗中展现了作者高洁的人格和超脱的情怀,表达了对自由和精神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酒圣:象征精神生活的超然境界。
  • 钱神:象征世俗的物质追求。
  • 肘屈伸:象征生活的自然变化。
  • 阳春:象征内心的温暖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襟期难与俗人论”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态度? A. 与世俗之人亲近 B. 与世俗之人隔阂 C. 对世俗之人的同情 D. 对世俗之人的批评

  2. “摆落浮名莫绊身”中的“浮名”指的是什么? A. 真实的名字 B. 虚名 C. 重要的名声 D. 普遍的名声

  3. 诗中“妙理自能中酒圣”中的“酒圣”象征什么? A. 酒的制作 B. 酒的品质 C. 精神生活的超然境界 D. 酒的消费

  4. “清谈不肯问钱神”中的“钱神”象征什么? A. 金钱的力量 B. 金钱的流通 C. 金钱的收藏 D. 金钱的崇拜

  5. 诗中“只应胸次有阳春”中的“阳春”象征什么? A. 春天的景色 B. 内心的温暖和希望 C. 春天的气候 D. 春天的活动

答案:

  1. B
  2. B
  3. C
  4. A
  5.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终南别业》: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展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倦。

诗词对比:

  • 王炎的《和至卿叙述三首》与王维的《终南别业》: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超然态度,但王炎的诗更注重内心的修养,而王维的诗则更侧重于隐居生活的描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炎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王炎诗集》:收录了王炎的全部诗作,是研究王炎诗歌的重要资料。

相关查询

南堂新甃花坛二首 明日安厚卿强几圣复召饮醉次前韵 次韵毛君上书求归未报 再和二首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劝农诗 大雨後咏南轩竹二绝句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十三荼醾洞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六太白山祈雨诗五首 郭尉惠古镜 次韵答幽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匕字旁的字 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霜露之感 包含择的成语 业字旁的字 包含锦的成语 史胥 禾字旁的字 毋字旁的字 千日斫柴一日烧 软磨 骥子龙文 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崔雙 挈榼提壶 送往事居 十字旁的字 骏驵 谥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