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吕山友游天台》

时间: 2025-05-02 03:02:33

诗句

床头萝月厌同攀,发兴东吴万叠间。

森木已深溪上屋,瘦藤穿尽雨馀山。

黄梅绿李看来熟,长簟北窗谁与閒。

此别故应频作恶,一樽何日慰勤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2:33

原文展示:

送吕山友游天台 苏庠 〔宋代〕 床头萝月厌同攀,发兴东吴万叠间。 森木已深溪上屋,瘦藤穿尽雨馀山。 黄梅绿李看来熟,长簟北窗谁与閒。 此别故应频作恶,一樽何日慰勤艰。

白话文翻译:

床头的藤萝月色让人厌倦了攀爬,心血来潮想要在东吴的群山之间游历。 茂密的树木已经深深地覆盖了溪边的房屋,细瘦的藤蔓穿过了雨后的山峦。 黄梅和绿李看起来已经成熟,长长的竹席在北窗下,谁会来与我共享这份闲适。 这次分别必然会让人频频感到难过,何时才能举杯共饮,慰藉彼此的辛劳和艰难。

注释:

字词注释:

  • 床头萝月:指床头上的藤萝和月光。
  • 厌同攀:厌倦了攀爬。
  • 发兴:心血来潮。
  • 东吴:古代地名,今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
  • 森木:茂密的树木。
  • 瘦藤:细瘦的藤蔓。
  • 雨馀山:雨后的山峦。
  • 黄梅绿李:成熟的梅子和李子。
  • 长簟:长长的竹席。
  • 北窗:北面的窗户。
  • 频作恶:频频感到难过。
  • 一樽:一杯酒。
  • 慰勤艰:慰藉辛劳和艰难。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离别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庠,字养直,号后湖居士,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隐逸之情。这首诗是送别友人吕山友游历天台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庠在送别友人吕山友游历天台时所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友人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诗中“床头萝月厌同攀”一句,以床头的藤萝和月光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厌倦,渴望与友人一同游历山水。“森木已深溪上屋,瘦藤穿尽雨馀山”描绘了深邃的森林和细瘦的藤蔓,展现了自然的静谧与生机。“黄梅绿李看来熟,长簟北窗谁与閒”则通过对成熟果实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此别故应频作恶,一樽何日慰勤艰”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盼,情感真挚动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床头萝月厌同攀:诗人厌倦了床头的藤萝和月光,表达了对外出游历的渴望。
  2. 发兴东吴万叠间:心血来潮想要在东吴的群山之间游历,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3. 森木已深溪上屋:茂密的树木已经深深地覆盖了溪边的房屋,描绘了自然的静谧与生机。
  4. 瘦藤穿尽雨馀山:细瘦的藤蔓穿过了雨后的山峦,展现了自然的坚韧与美丽。
  5. 黄梅绿李看来熟:黄梅和绿李看起来已经成熟,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喜悦。
  6. 长簟北窗谁与閒:长长的竹席在北窗下,谁会来与我共享这份闲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7. 此别故应频作恶:这次分别必然会让人频频感到难过,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
  8. 一樽何日慰勤艰:何时才能举杯共饮,慰藉彼此的辛劳和艰难,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床头萝月厌同攀”中的“萝月”比喻日常生活的单调。
  • 拟人:如“瘦藤穿尽雨馀山”中的“穿尽”赋予藤蔓以人的动作。
  • 对仗:如“黄梅绿李看来熟,长簟北窗谁与閒”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别友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诗中展现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厌倦,对游历山水的渴望,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床头萝月:床头上的藤萝和月光,象征日常生活的单调。
  • 东吴万叠间:东吴的群山,象征游历的广阔天地。
  • 森木:茂密的树木,象征自然的静谧与生机。
  • 瘦藤:细瘦的藤蔓,象征自然的坚韧与美丽。
  • 黄梅绿李:成熟的梅子和李子,象征丰收的喜悦。
  • 长簟北窗:长长的竹席和北窗,象征闲适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床头萝月厌同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日常生活的厌倦 B. 对友人的不舍 C. 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D. 对游历山水的渴望

  2. “森木已深溪上屋”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A. 深邃的森林 B. 细瘦的藤蔓 C. 成熟的果实 D. 闲适的生活

  3. “此别故应频作恶”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日常生活的厌倦 B. 对友人的不舍 C. 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D. 对游历山水的渴望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过去的回忆。
  • 王维《送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苏庠《送吕山友游天台》与王维《送别》: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但苏庠的诗更多地描绘了自然景色,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苏庠的诗作,可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苏庠的诗风。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收录了苏轼、王维等诗人的作品,可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唐宋诗人的诗风。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桃花坞 丙申至前五日复坐南窗忆去年诗又成两章 其一 喜雨呈安国 其二 送零陵贾使君二首 其一 城南杂咏二十首 丽泽 帐干周君桂林相从之旧已亥莫春出岭迂道相过 坟庵枕上追怆赋此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寄宇文邛州 过乖崖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猱的词语有哪些 外邮 巧断鸳鸯 交钞 示字旁的字 凵字底的字 报开头的成语 口字旁的字 悔结尾的成语 祸梯 糸字旁的字 一客不烦两家 问劳 丰墙峭阯 殳字旁的字 该辨 重床叠架 豆剖瓜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