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6:4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6:48:08
原文展示:
挽张彦知 苏庠 〔宋代〕 敌骑乘秋入,妖氛拥贼营。 孤城控淮海,百口付柴荆。 徒想回天力,空馀恋阙情。 艰难思报主,炯炯寸心明。
白话文翻译:
敌人的骑兵在秋天入侵,邪恶的气氛笼罩着贼营。 孤城控制着淮海地区,一家百口的生命寄托在简陋的柴门上。 徒然想着挽回天命的力量,空留下对朝廷的眷恋之情。 在艰难时刻思念着报效君主,心中坚定的信念明亮如炬。
注释:
诗词背景: 苏庠是宋代诗人,其生平资料不多,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关心国家大事,对时局有着深刻的忧虑。这首诗可能是在宋代面临外敌入侵时所作,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君主的忠诚。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敌骑入侵、孤城坚守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诗中“孤城控淮海,百口付柴荆”一句,既表现了孤城的坚守,也暗示了百姓的苦难。后两句“艰难思报主,炯炯寸心明”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即使在艰难时刻,依然坚定地想要报效君主的决心。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展现了诗人高尚的爱国情怀。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爱国和忠诚,诗人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和孤城的坚守,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君主的忠诚。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孤城控淮海”一句中的“孤城”指的是什么? A. 被敌人包围的城池 B. 孤立无援的城池 C. 控制着淮海地区的城池 D. 简陋的城池 答案:A
诗中“艰难思报主”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战争的恐惧 B. 对君主的忠诚 C. 对朝廷的失望 D. 对百姓的同情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