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3:52
原文展示:
寄语临邛守,相望万里情。有来诗句好,足验教条清。好古从时讪,为邦已政成。无寻子虚赋,忠厚诏诸生。
白话文翻译:
我寄语给临邛的守官,我们虽相隔万里,但情感相连。你寄来的诗句优美,足以证明你的教化清明。你喜好古风,不随流俗,为国治理已见成效。不要去寻找那些虚幻的赋文,而应以忠厚之道教导学生。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多表达儒家思想,强调忠厚、清廉的治国理念。此诗是张栻寄给临邛守官的,表达了对守官治理有方的赞赏和对忠厚教化的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张栻在诗中寄语临邛守官,表达了对守官治理有方的赞赏和对忠厚教化的推崇。诗中提到的“好古从时讪”和“无寻子虚赋”反映了张栻对古风的喜好和对虚幻文学的排斥,体现了他的儒家思想和治国理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寄语的方式,表达了对临邛守官的赞赏和对忠厚教化的推崇。诗中“相望万里情”一句,虽距离遥远,但情感相连,体现了作者与守官之间的深厚情谊。“有来诗句好,足验教条清”,赞美了守官的诗才和清明的教化,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文学与治理关系的看法。“好古从时讪,为邦已政成”,强调了守官喜好古风、不随流俗的品格,以及为国家治理已见成效的政绩。最后两句“无寻子虚赋,忠厚诏诸生”,则体现了作者对忠厚教化的重视,反对虚幻文学,推崇实际的教化之道。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张栻的儒家思想和治国理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赞赏守官的治理有方和对忠厚教化的推崇。通过寄语的方式,表达了对守官的深厚情谊和对清廉治国的赞赏,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古风的喜好和对虚幻文学的排斥,强调了忠厚教化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张栻在诗中寄语的对象是? A. 临邛守官 B. 朱熹 C. 吕祖谦 D. 学生 答案:A
诗中“有来诗句好”一句赞美了守官的什么? A. 治理能力 B. 诗才 C. 忠厚品格 D. 古风喜好 答案:B
“无寻子虚赋”一句体现了作者对什么的排斥? A. 古风 B. 虚幻文学 C. 忠厚教化 D. 治理能力 答案:B
诗中“忠厚诏诸生”一句体现了作者对什么的重视? A. 古风 B. 虚幻文学 C. 忠厚教化 D. 治理能力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