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晓霁发缙云行馆经桃花岭最高处》

时间: 2025-04-26 02:11:14

诗句

羁魂警遥夕,离烛煇未尽。

檐声断疏雨,绪风尚凄紧。

既晨感群动,怀远驾征靷。

宿雾纷漠漠,初阳辨隐隐。

崖倾云构发,路转峰势引。

长林或妨帻,仄巘但容轸。

盘纡得少愒,徒旅亦劳悯。

穿云石疑走,投烟鸟如陨。

回壑鸣{氵众}潺,连山失崇蕴。

气挟海潮动,声与天汉近。

延赏景屡迁,穷跻步多窘。

览物各有惬,超兴固无本。

仙都结遐想,高骞谢尘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11:14

原文展示

晓霁发缙云行馆经桃花岭最高处
作者: 陆耀遹 〔清代〕

羁魂警遥夕,离烛煇未尽。
檐声断疏雨,绪风尚凄紧。
既晨感群动,怀远驾征靷。
宿雾纷漠漠,初阳辨隐隐。
崖倾云构发,路转峰势引。
长林或妨帻,仄巘但容轸。
盘纡得少愒,徒旅亦劳悯。
穿云石疑走,投烟鸟如陨。
回壑鸣氵众潺,连山失崇蕴。
气挟海潮动,声与天汉近。
延赏景屡迁,穷跻步多窘。
览物各有惬,超兴固无本。
仙都结遐想,高骞谢尘坋。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夜晚的孤魂在遥远的天际警觉,蜡烛的光辉尚未熄灭。屋檐下的雨声断断续续,微风依旧凄凉。晨光已现,感受到万物的活动,心中怀念远方,驾车行驶在征途上。宿夜的雾气弥漫,初升的太阳隐隐可辨。崖壁耸立,云雾缭绕,行路的方向在峰峦之间转折。长林遮挡了视线,山峦陡峭但仍可容身。盘旋的道路难免有些疲惫,徒步旅行也令人怜悯。穿云的石头似乎在飞驰,烟雾中飞鸟如坠落。回声在山谷间回荡,溪水潺潺,连绵的山峦失去了高耸的气势。气流夹带着海潮的动荡,声音与银河的距离更近。欣赏景色时迁移频繁,攀登的过程中总是感到窘迫。观赏的事物各有其乐,超凡的兴致却没有根基。遥想仙境,心中幻想,凌空而起,告别尘世的纷扰。

注释

字词注释

  • 羁魂:被束缚的灵魂,指诗人心中对故乡或往事的思念。
  • :警觉、警醒。
  • :光辉、光亮。
  • 绪风:细微的风。
  • :马具,泛指驾驭的工具。
  • 漠漠:模糊不清、稀疏的样子。
  • 隐隐:隐约可见。
  • 仄巘:陡峭的山峰。
  • :车辕,指行车的工具。
  • 徒旅:徒步旅行者。
  • 氵众:水流众多,潺潺流水的声音。
  • 天汉:银河,指天空的星河。
  • 超兴:超脱的兴致。
  • 尘坋:尘世的烦扰。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可以理解为对孤独、远行以及自然景色的感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耀遹,清代诗人,生平不详,典型的山水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内心情绪的交融。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游历缙云山时,表达出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体现了清代文人对山水的崇尚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的景象作为切入点,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旅途的感受,展现出一种孤独而深邃的心境。开篇以“羁魂警遥夕”,即已传达出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与警觉,体现出游子的孤独感。接下来通过“檐声断疏雨,绪风尚凄紧”来描绘清晨的氛围,细雨与清风交织,仿佛是对自然的细腻感知。

“既晨感群动,怀远驾征靷”,诗人感受到晨起时万物复苏的生机,同时也引发了他对远方的怀念,表现出一种深情与无奈的交织。随后的描写中,崖壁、云层、道路等意象相互交错,展现了险峻的自然景观与旅途的艰辛。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气挟海潮动,声与天汉近”展现出自然的宏伟与壮丽,诗人仿佛置身于天地之间,感受到气势磅礴的自然力量。最后以“仙都结遐想”结束,表达出一种对超脱尘世的渴望与幻想,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气韵生动,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体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羁魂警遥夕:孤独的灵魂在遥远的傍晚警觉。
  2. 离烛煇未尽:蜡烛的光辉尚未熄灭。
  3. 檐声断疏雨:屋檐下的雨声断断续续。
  4. 绪风尚凄紧:微风依然凄凉。
  5. 既晨感群动:晨光初现,感受到万物的活动。
  6. 怀远驾征靷:心中怀念远方,驾车行驶在征途上。
  7. 宿雾纷漠漠:宿夜的雾气弥漫。
  8. 初阳辨隐隐:初升的太阳隐隐可辨。
  9. 崖倾云构发:崖壁耸立,云雾缭绕。
  10. 路转峰势引:行路的方向在峰峦之间转折。
  11. 长林或妨帻:长林遮挡了视线。
  12. 仄巘但容轸:山峦陡峭但仍可容身。
  13. 盘纡得少愒:盘旋的道路难免有些疲惫。
  14. 徒旅亦劳悯:徒步旅行也令人怜悯。
  15. 穿云石疑走:穿云的石头似乎在飞驰。
  16. 投烟鸟如陨:烟雾中飞鸟如坠落。
  17. 回壑鸣氵众潺:回声在山谷间回荡,溪水潺潺。
  18. 连山失崇蕴:连绵的山峦失去了高耸的气势。
  19. 气挟海潮动:气流夹带着海潮的动荡。
  20. 声与天汉近:声音与银河的距离更近。
  21. 延赏景屡迁:欣赏景色时迁移频繁。
  22. 穷跻步多窘:攀登的过程中总是感到窘迫。
  23. 览物各有惬:观赏的事物各有其乐。
  24. 超兴固无本:超凡的兴致却没有根基。
  25. 仙都结遐想:遥想仙境,心中幻想。
  26. 高骞谢尘坋:凌空而起,告别尘世的纷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投烟鸟如陨”,通过比喻表现飞鸟的轻盈与脆弱。
  • 拟人:如“羁魂警遥夕”,赋予灵魂以警觉的特性。
  • 对仗:如“长林或妨帻,仄巘但容轸”,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反映了旅途的孤独与对远方的思念,探索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心灵的超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羁魂:孤独、思念。
  • 蜡烛:光明、希望。
  • 雨声:孤寂、沉静。
  • 云、山:自然的壮丽与险峻。
  • 海潮:力量与无常。
  • 仙境:超脱与理想。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主题,展现了自然的美与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羁魂警遥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期待
    B. 孤独
    C. 高兴

  2. 诗中提到的“檐声断疏雨”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A. 热闹
    B. 宁静
    C. 忧伤

  3. 诗的最后一句“高骞谢尘坋”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A. 财富
    B. 超脱
    C. 名声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陆耀遹的这首诗在情感的深度和对自然的描绘上更为细腻,王维则更侧重于宁静与和谐的氛围。陆诗在描写旅途的艰辛和孤独感方面更为突出。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山水诗研究》

以上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陆耀遹的作品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旧游(寄刘苏州) 池上送考功崔郎中,兼别房窦二妓 直中书省 雨中听琴者弹别鹤操 大社观献捷诗 皇甫郎中亲家翁赴任绛州,宴送出城赠别 西明寺牡丹花时忆元九 公垂尚书以白马见寄,光洁稳善,以诗谢之 春晚寄微之 早出晚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颜骨柳筋 水泄不透 包含舵的词语有哪些 入字旁的字 癶字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体实 遗风余象 疏引 包含忆的词语有哪些 澡刷 火山锥 穴宝盖的字 活不活,死不死 頁字旁的字 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风流罪犯 得胜的猫儿欢似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