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三友图》

时间: 2025-05-01 01:55:36

诗句

髯龙嘶风山石裂,玉人影断横斜月。

一声翠羽琅玕东,罗浮梦断微茫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5:36

原文展示:

髯龙嘶风山石裂,玉人影断横斜月。一声翠羽琅玕东,罗浮梦断微茫中。

白话文翻译:

山石在狂风中裂开,发出如龙般的嘶鸣;月光下,一个美人的身影横斜而去,仿佛断裂一般。翠羽鸟在东边鸣叫,梦中的罗浮山却在朦胧中渐渐消散。

注释:

  • 髯龙:形容山石在风中发出的声音,像龙的嘶鸣。这里“髯”指长须,形象地描绘出声音的威猛。
  • 玉人:指美丽的女子,常用来比喻柔美的形象。
  • 琅玕: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鸟,通常与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 罗浮:古代名山,常被视为仙境,寓意梦想与理想的地方。
  • 微茫:指模糊不清,隐约可见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柔胜,宋代诗人,以清新典雅的风格著称,其诗多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常流露出对世事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三友图》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化交流频繁的时期。诗中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情的感慨,反映了当时士人追求隐逸与理想生活的心境。

诗歌鉴赏:

《三友图》以山石发声、月下美人、鸟鸣罗浮等意象,将自然与人文情感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失落。开篇的“髯龙嘶风”给人以震撼,仿佛能听到大自然的呼啸。这种声音暗示了生命的力量与不可抗拒的命运。接着,月下的“玉人影断”则透出一种凄美的情感,似乎在追忆逝去的美好,映衬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感慨。最后一联提到的“罗浮梦断”,更是将诗人的理想与现实的无奈相结合,表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失去的无奈。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理想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髯龙嘶风山石裂:形象地描绘出风声如龙般嘶鸣,山石因风而震裂,展现了自然的力量。
  2. 玉人影断横斜月:美人的影子在月光下显得断断续续,寓意着美丽的事物转瞬即逝。
  3. 一声翠羽琅玕东:翠羽鸟的鸣叫声打破了宁静,带来了一丝生机。
  4. 罗浮梦断微茫中:对理想的追求在现实中模糊不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惘与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石的声音比作“龙”,增强了形象和气势。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相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的情感,使得诗歌更具表现力。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和人文情感,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力量与威严,暗示自然的不可控。
  • 玉人:象征着美好与柔情,反映了人对美的追求。
  • 琅玕:象征着理想与梦幻,代表着追求的方向。
  • 罗浮:象征着理想中的美好世界,反映了人对归属感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髯龙嘶风”意在描绘什么?

    • A. 山石的美丽
    • B. 自然的力量
    • C. 人的孤独
    • 答案:B
  2. “玉人影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失落
    • C. 平静
    • 答案:B
  3. 罗浮山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现实
    • B. 理想
    • C. 过去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这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理想。

诗词对比:

对比《三友图》和王维的《鹿柴》,都采用自然景象来反映内心情感,但《三友图》更强调幻灭与失落,而《鹿柴》则表现出一种恬静与淡泊的心态。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李白杜甫与他们的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行辞新福歌 杂诗 咏史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半死不活 炮燥 局家 音字旁的字 大字旁的字 搜肠刮肚 乚字旁的字 裂风景 竹字头的字 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瓦解土崩 米字旁的字 物意 立扫千言 开江 风烛之年 包含畿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