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0: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0:39
深巷寂无人,鸟声花坞春。荜门长日掩,天地一闲身。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宁静的春日场景。深深的巷子里没有人迹,只有鸟儿在花丛中欢快地鸣叫。荜门紧闭,阳光洒满整个白天,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一种悠闲的生活。
此诗没有直接涉及复杂的典故,但“荜门”一词在古代文人中常用以象征简朴的居所,反映出作者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
吴柔胜,生于宋代,字子美,号玉山。为人清雅,喜好山水田园诗,作品风格淡雅,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柴门春书》创作于宋代的一个春日,正值花开鸟鸣之时,作者可能是在某个幽静的地方,感受自然的美好与生活的闲适,从而写下此诗。
《柴门春书》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憧憬。全诗通过描绘一个无人深巷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开头两句“深巷寂无人,鸟声花坞春”以静衬动,深巷的寂静与鸟鸣的声音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春天的生机和自然的活力。接着“荜门长日掩”,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荜门虽然关上,却让人感受到一整天的阳光洒满心间,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闲适感。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清新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热爱,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反映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淡泊,传递出一种乐观、洒脱的人生态度。
诗中描绘的主要场景是什么?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怎样的?
“荜门”在诗中象征什么?
对比《柴门春书》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表现了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但《鹿柴》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柴门春书》则更突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