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8:2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26:53
春风来无边,草木含华滋。
道旁有枯荄,昨夜方葳蕤。
阳和本根在,芽甲生光辉。
造化亦何心,荣悴各有时。
春风无边无际地吹来,草木都蕴含着生机与华丽。
路旁有枯死的树枝,昨夜刚刚复苏。
阳光和暖的气息本是根源所在,嫩芽也因此闪耀着光辉。
造化(自然)难道没有心吗?荣华和衰败各有其时。
方岳,字希声,号石溪,宋代诗人,生于福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以写景抒怀著称,常将自然景物与人情结合,表现出深刻的哲理思考。
《感春》创作于春天,正是万物复苏之时,诗人通过对春景的观察与感受,表达了对生命轮回、自然法则的思考。
《感春》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万物的复苏。诗的开头,作者以“春风来无边”开篇,生动地描绘了春风的广阔和无所不在。随着春风的吹拂,草木都展现出勃勃生机,形成了“草木含华滋”的美丽画面。此时路旁的枯枝象征着生命的枯萎与逝去,而“昨夜方葳蕤”则暗示着生命的重新开始,体现了自然的循环与变迁。
接下来的“阳和本根在,芽甲生光辉”则强调了阳光和暖气对生命的重要性。嫩芽的生长不仅是自然规律的体现,也是生命力的象征。最后一句“造化亦何心,荣悴各有时”则揭示了自然的无情与残酷,荣华与衰败是生命的常态,表达了一种对生命变化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在描绘春景的同时,隐含了对生命、时间以及自然法则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循环的淡然态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轮回和自然法则的思考,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命变化的淡然态度。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也承载了深刻的哲理内涵,反映了自然与生命的关系。
诗中“春风来无边”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寂寞
B. 生机
C. 哀伤
“道旁有枯荄”中的“枯荄”指的是什么?
A. 花朵
B. 枯树枝
C. 小草
诗的最后一句“荣悴各有时”意味着什么?
A. 生命是短暂的
B. 自然规律不可逆转
C. 生命没有意义
通过这些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描绘春天时所表现出的不同情感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