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洪子需二首》

时间: 2025-04-26 03:04:05

诗句

莫恃青春两颊红,年来我已鬓如蓬。

盘洲野处源流在,早挹文名尉若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4:05

原文展示:

赠洪子需二首 洪咨夔 〔宋代〕

莫恃青春两颊红,年来我已鬓如蓬。 盘洲野处源流在,早挹文名尉若翁。

白话文翻译:

不要依赖青春时那两颊的红润,这些年我已鬓发蓬乱。 在盘洲的野外,源远流长的文化依旧存在,早早地就汲取了文名,如同尉官一般。

注释:

  • 莫恃:不要依赖。
  • 青春两颊红:形容年轻时的容貌。
  • 鬓如蓬:形容鬓发蓬乱,指年老。
  • 盘洲野处:指作者所在的地方,盘洲可能是一个地名。
  • 源流在:指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 早挹文名:早早地就获得了文学上的名声。
  • 尉若翁:如同尉官一般,指在文学上的成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重视文化传承和文学成就的文人。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某个时期赠给洪子需的,表达了对青春不再的感慨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洪咨夔在感叹自己年华老去的同时,鼓励洪子需珍惜青春,继续在文学上努力,传承文化。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青春和年老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莫恃青春两颊红”告诫人们不要过于依赖青春的外表,而应该注重内在的修养和文化的传承。第二句“年来我已鬓如蓬”则是作者对自己年华老去的真实写照,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感慨。后两句“盘洲野处源流在,早挹文名尉若翁”则转向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强调即使在偏远的地方,文化的源流依然存在,并且早早地就获得了文学上的名声,如同尉官一般。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文化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通过“莫恃”和“青春两颊红”形成对比,告诫人们不要过于依赖青春的外表。
  • 第二句“年来我已鬓如蓬”则是作者对自己年华老去的真实写照,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感慨。
  • 第三句“盘洲野处源流在”强调即使在偏远的地方,文化的源流依然存在。
  • 第四句“早挹文名尉若翁”则表明早早地就获得了文学上的名声,如同尉官一般。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青春和年老的对比,强调时间的流逝和文化的传承。
  • 象征:“鬓如蓬”象征年老,“盘洲野处”象征偏远但文化源流依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关于时间的流逝和文化的传承。作者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诫人们不要过于依赖青春的外表,而应该注重内在的修养和文化的传承。

意象分析:

  • “青春两颊红”:象征青春的美丽和短暂。
  • “鬓如蓬”:象征年老和时间的流逝。
  • “盘洲野处”:象征偏远但文化源流依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鬓如蓬”象征什么? A. 青春美丽 B. 年老和时间的流逝 C. 文化的传承 D. 文学成就

  2. 诗中“盘洲野处源流在”强调什么? A. 青春的美丽 B. 年老和时间的流逝 C. 文化的传承 D. 文学成就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青春的美丽 B. 年老和时间的流逝 C. 文化的传承 D. 文学成就

答案: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通过对比历史和现实,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文化的传承。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洪咨夔的《赠洪子需二首》与苏轼的《赤壁赋》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文化的传承,但洪咨夔的诗更加注重个人的经历和感慨,而苏轼的赋则更加宏大和历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洪咨夔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主题。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洪咨夔的诗歌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 宴顾仲瑛金影亭赋桂 玉山名胜集 水调歌头 其十六 中秋夜和东坡韵 水调歌头 题蒯子范先生坐翠微图 水调歌头·春事已如许 水调歌头 游武夷和罗庆 武夷山志卷十五 水调歌头 游千山并寄引之 水调歌头 其二 王次卿归自彭门,中秋步月作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东坡铜印 水调歌头 其一 春寿太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失神丧魄 臣字旁的字 里结尾的成语 牵踬 米字旁的字 癶字旁的字 聋瞶 露尾藏头 风木含悲 筑补 一夜夫妻百日恩 白兔御史 包含边的词语有哪些 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馬字旁的字 包含谍的词语有哪些 流霜 母字旁的字 拿粗挟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