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3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30:05
时复中之兴已高,是非一付与春醪。向来醉眼略四海,粗遍柴桑人姓陶。
时光流转,兴盛的情景常常出现,世事纷扰,我却只与春酒相伴。过去我的醉眼扫视四方,粗略了解柴桑之地的人们都是姓陶的。
方岳,宋代诗人,生平不详,擅长写诗,尤其是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性。
该诗创作于诗人隐居山林的时期,反映了他对世事纷扰的淡泊态度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借用陶渊明的名号,表达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纷争的漠然态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时复中之兴已高”道出时光流转中,社会的繁华与喧嚣。接着“是非一付与春醪”,则是对纷争的淡漠,强调了春酒的美好,显示出作者对生活的享受和对世俗的逃避。之后“向来醉眼略四海”又展现了诗人醉酒后的洒脱与自由,最后一句“粗遍柴桑人姓陶”则是对陶渊明的致敬,寓意着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隐士文化的认同。整首诗在表现个人情感的同时,也折射出对社会现象的深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人生态度。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纷扰的漠然与对田园隐逸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春醪”指的是什么?
“人姓陶”中的“陶”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与陶渊明的《饮酒》相比,方岳的这首诗在意境上更为洒脱,直接表达了对世事的淡漠与田园的向往,而陶渊明则更多地渗透出隐士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通过以上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方岳的《次韵宋尚书山居·醉陶轩》,把握诗歌的情感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