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32: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32:26
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
庭前花类雪,楼际叶如云。
列宿分龙影,芳池写凤文。
短箫何以奏,攀折为思君。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繁茂的杨柳在氤氲的雾气中摇曳,金色的堤岸被翠绿的气氛笼罩。庭院前的花朵似雪,楼台之间的树叶如云朵漂浮。天上的星宿分开了龙的影子,芳香的池水上写下了凤的纹路。短笛怎么能奏出乐曲呢?我只能攀折柳枝,寄托对你的思念。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峤(约693年-754年),字景仁,号天水,唐代诗人,曾任官职。李峤以诗词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李峤的晚年,正值春日,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诗中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寄托了个人情感。
这首《柳》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杨柳、花朵、星宿等自然景象,表现出一种幽静而又充满思念的情感。开头两句“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描写了春天的生机,杨柳的繁茂和堤岸的翠绿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幅明媚的春光图景。接下来的“庭前花类雪,楼际叶如云”进一步深化了春日的意境,花朵洁白如雪,树叶轻盈如云,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受。
然而,随着诗歌的深入,情感逐渐转向思念。最后两句“短箫何以奏,攀折为思君”则表现了诗人在美丽的春景中产生的孤独感和对远方人的思念。短箫无法奏出心中情感的复杂,只有通过攀折柳枝这种平凡的方式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这种情感的转折让整首诗在清新的自然描写中,融入了深切的思乡之情,展现出诗人细腻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情感深邃而真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杨柳郁氤氲”是指什么?
诗人用什么方式寄托对思君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李峤的《柳》更注重细腻的情感表达与春天的描绘,而《登鹳雀楼》则强调壮阔的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两首诗各具特色,共同展现了唐诗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