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8:19: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8:19:29
十一月奉教作
作者: 李峤
凝阴结暮序,严气肃长飙。
霜犯狐裘夕,寒侵兽火朝。
冰深遥架浦,雪冻近封条。
平原已从猎,日暮整还镳。
这首诗描绘了秋冬交替时节的景象。黄昏时分,阴云密布,寒风凛冽。霜打在狐皮披风上,寒气侵袭着早晨的兽火。冰层在远处的河岸上加深,雪花把近处的河流封冻。平原上已经开始了狩猎,黄昏时分,猎人整装待发,准备返回。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可以反映出当时人们对自然的观察和对季节变化的敏感。
作者介绍:李峤,字常侍,号“静斋”,唐代诗人,曾任太宗李世民的文学侍从,后为贞观年间的著名诗人之一。他的诗以清丽见称,常写自然景象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应时而作,强调了冬日的寒冷和狩猎的情景,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
《十一月奉教作》是一首描绘冬季自然景象的诗作,李峤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初冬凛冽的气候以及狩猎的场景。诗的前两句以“凝阴结暮序,严气肃长飙”开篇,浓厚的阴云和凛冽的寒风迅速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寒冷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霜犯狐裘夕,寒侵兽火朝”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寒冷的感觉,传达了生物对寒冷的无奈与适应。
在诗的后半部分,李峤通过“冰深遥架浦,雪冻近封条”描绘了冬季的水面情景,冰雪的覆盖给人一种静谧而又严酷的感觉。而最后一句“平原已从猎,日暮整还镳”则引入了人类活动,表现出人在自然中的生存状态,既有对自然的敬畏,也有生活的乐趣,展现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悠远,既有自然的壮丽,又有生活的现实,展示了李峤的艺术才能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冬季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测试:
诗中“严气肃长飙”中的“长飙”指的是什么?
诗中描绘的是什么季节?
“寒侵兽火”表现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峤的《十一月奉教作》与王维的《鹿柴》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李峤更注重寒冷的氛围和狩猎的场景,而王维则侧重于山水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两者虽同为描写自然,但情感基调和侧重点各有不同,展现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