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14: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14:38
东亭尽日坐,谁伴寂寥身。
绿桂为佳客,红蕉当美人。
笑言虽不接,情状似相亲。
不作悠悠想,如何度晚春。
我在东亭闲坐一整天,身边没有陪伴,感到寂寥。
绿桂树是我的好朋友,红蕉花则像美人一样。
虽然我们没有言语交流,但彼此的心情似乎很亲近。
不去想那些悠长的思绪,如何才能度过这晚春呢?
诗中提到的“绿桂”和“红蕉”都是常见的植物意象。桂花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友谊和美好,而蕉花则常与女性美丽有关。通过这些意象,诗人表达了对伴侣和友人的思念。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关注民生,倡导社会公正。白居易的诗风以直白、清新著称,深受历代读者喜爱。
《东亭闲望》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正值他在杭州任职的期间。此时,白居易常常感到孤独,诗中表达了他对友人和美好事物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东亭闲望》展现了白居易在闲暇时光中的思考与情感。诗的开头,诗人描绘了自己在东亭中独坐的情景,伴随着的是一种深刻的孤寂感。虽然身边没有人,但是“绿桂”和“红蕉”的存在,似乎填补了这种孤独。这里的桂花和蕉花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通过这些意象,白居易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深切的怀念。
诗中“笑言虽不接,情状似相亲”一句,透出一种淡淡的温情,尽管没有实际的交流,但心灵上的共鸣让人倍感温暖。最后一句“不作悠悠想,如何度晚春”则是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韵味,情感真挚而深刻,是白居易诗歌中一种典型的闲适与思考的结合,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
整首诗以闲适的生活为背景,反映了诗人对孤独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念,以及对生活的哲理思考。
《东亭闲望》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诗中“绿桂”为诗人提供了什么样的情感支持?
诗人在东亭中感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东亭闲望》与《春晓》: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物,但前者更倾向于表现内心情感,而后者则更注重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
《东亭闲望》与《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孤独和思念,但《东亭闲望》通过自然意象传达内心情感,而《静夜思》则更直接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