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2:45
酬严中丞晚眺黔江见寄
江水三回曲,愁人两地情。
磨围山下色,明月峡中声。
晚后连天碧,秋来彻底清。
临流有新恨,照见白须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黔江边上眺望的愁绪。江水蜿蜒曲折,让人感到离愁别绪。磨围山下的景色与峡中的明月声交织在一起,带来了更深的思念。傍晚时分,天色一片碧绿,秋天的空气又清新透彻。在江边静坐,心中却涌起新的忧愁,连镜子里映出的白发也显得格外刺眼。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思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反映了唐代诗人常有的抒情风格。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通俗易懂,关注社会民生,情感真挚。白居易的诗歌主题广泛,涵盖了爱情、友情、自然风光等多个方面。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白居易晚年,他在黔江边上与朋友严中丞相聚,诗中流露出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反映出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的傍晚,诗人站在黔江边,面对蜿蜒的江水和清澈的天空,产生了浓厚的思乡情。首句“江水三回曲”通过对江水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同时也暗示着人生的曲折。接下来的“愁人两地情”则将诗人的情感从自然引向内心,表达了他与友人之间的距离感和内心的愁苦。
中间两句“磨围山下色,明月峡中声”将自然景色与音乐结合,山水相依,月光映照,形成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氛围,增强了诗的意境。最后的“临流有新恨,照见白须生”则揭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新的忧愁与白须相映成趣,标志着时间的无情流逝与人生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白居易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反思,兼具自然与人文的美感,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友情的思念、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反映了白居易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具有浓厚的抒情特征。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与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磨围山”指代什么?
“江水三回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受?
“照见白须生”中的“白须”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