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咏身》

时间: 2025-05-02 06:01:12

诗句

自中风来三历闰,从悬车后几逢春。

周南留滞称遗老,

汉上羸残号半人。

薄有文章传子弟,断无书札答交亲。

馀年自问将何用,恐是人间剩长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1:12

原文展示:

自中风来三历闰,从悬车后几逢春。
周南留滞称遗老,汉上羸残号半人。
薄有文章传子弟,断无书札答交亲。
馀年自问将何用,恐是人间剩长身。

白话文翻译:

自从中风以来,已度过了三个闰月;自从坐上马车以来,已经有好几个春天过去了。
在周南停留,称我为遗老;在汉水边羸弱无力,像个残疾人。
虽然有一点文章可以传给子弟,但断然没有书信可以答复亲友。
余生自问还有什么用处,恐怕我在世上只是多活了些年。

注释:

  • 中风:指中风病,导致身体虚弱。
  • :指闰月,古代历法中为了调和阴阳历而设定的月份。
  • 悬车:指乘坐马车,象征出行与生活的流转。
  • 周南:即《周南》,周代的一部诗经。
  • 羸残:形容身体虚弱,残疾。
  • 薄有:仅有一点,指文采。
  • 书札:书信,信件。
  • 余年:余下的年岁,余生。

典故解析:

  • 周南:周南是《诗经》中的一部分,代表了周代的诗歌文化,诗人在这里自称“遗老”,显现出对往昔时代的怀念与自我感慨。
  • 汉上:指汉代文化的衰落和个人的无力感,表现出历史的演变与个人命运的交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而闻名。白居易的作品涵盖了诗歌、散文、词赋等多个领域,尤其以诗歌为最。

创作背景:在晚年,白居易身体虚弱,常常回忆往昔,感慨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这首《咏身》正是他对自己身体状况的反思和对人生价值的追问。

诗歌鉴赏:

《咏身》是一首充满个体感受和深刻反思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身遭遇的描绘,深刻地表达了对生命、时间流逝以及个人价值的思考。开篇的“自中风来三历闰”,直接点出自己的身体状况,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而“从悬车后几逢春”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春天美好时光的追忆。

接下来的两句“周南留滞称遗老,汉上羸残号半人”,则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诗人不仅感受到个人的衰老,也感受到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消逝。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孤独感与无力感。

最后两句“薄有文章传子弟,断无书札答交亲”,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他虽然有些文学成就,但在亲情与友情的交往中却感到无能为力,无法回应。这种对人际关系的无奈,更加突显了他内心的孤独与落寞。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表现了白居易对生命的深切感悟以及对人生价值的质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自中风来三历闰”:自从中风以来,经历了三次闰月,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从悬车后几逢春”:坐上马车后,几次春天已然过去,表现出对时光的感慨。
    • “周南留滞称遗老”:在周南停留,被称为遗老,感受到岁月的沧桑。
    • “汉上羸残号半人”:在汉水边,身体羸弱,感到自己像一个残缺的人。
    • “薄有文章传子弟”:虽有少许文章可传,但无法回应亲友的关心。
    • “断无书札答交亲”:没有书信可以寄给亲朋好友,感到孤独。
    • “馀年自问将何用”:余下的年岁,自问还有什么用处。
    • “恐是人间剩长身”:恐怕自己只是在世上多活了些年,感到生命的无意义。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薄有文章”和“断无书札”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自己比作“遗老”和“半人”,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虚弱与无奈。
    • 象征:春天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但诗人却无法拥抱这种希望,体现了他内心的失落。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身体衰弱和生命短暂的深切思考,揭示了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孤独,反映了人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生命的蓬勃与希望,但在诗中却是遥不可及的回忆。
  • 遗老: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个人的孤独,体现出诗人对过往的眷恋。
  • 羸残:象征着身体的虚弱与衰败,反映了诗人的无奈与悲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提到“自中风来三历闰”,这里的“闰”指的是什么?

    • A. 闰月
    • B. 闰年
    • C. 闰日
    • D. 闰时
  2. 诗中提到“周南留滞称遗老”,诗人称自己为何?

    • A. 文人
    • B. 遗老
    • C. 诗人
    • D. 书生
  3. 诗的最后一句“恐是人间剩长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生命的热爱
    • B. 对生命的无奈
    • C. 对未来的期待
    • D.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白居易《咏身》与杜甫《春望》:两者都包含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但白居易更侧重于个体的虚弱,而杜甫则反映了国家的动荡对个人的影响。二者在情感的深度和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展现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战作誉蚊诗 七月十五夜,同听水、叔毅螺江泛月,叠前韵一首并柬君常 黄田道中 其二 黄田道中 别高朴庵大令 七月十五夜,再泛螺江,与听水老人同赋 梅花 登长安慈恩寺塔 过出海庵访元济上人不值 望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水字旁的字 止字旁的字 归正邱首 考名责实 鬼字旁的字 撰碑 施命发号 夕字旁的字 油炸猢狲 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戚属 牙字旁的字 纡青佩紫 雷火签儿 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烟阙 有头有尾 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