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38: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38:49
早行林下
白居易 〔唐代〕
披衣未冠栉,晨起入前林。
宿露残花气,朝光新叶阴。
傍松人迹少,隔竹鸟声深。
闲倚小桥立,倾头时一吟。
清晨起床,我披上衣服却没有戴上帽子,走出门来走进树林。
残留的露水和花香弥漫,晨光透过新叶洒下阴影。
松树旁人迹稀少,竹林间鸟声悠远而深沉。
我懒散地倚靠在小桥上,低头吟唱着几句诗。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它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晨起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符合白居易关注民生、热爱自然的创作风格。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诗风和关注社会民生而闻名。他的作品涵盖了诗、词、赋等多种形式。
此诗写于晚年,白居易在隐居的生活中,常常通过描写自然景色来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安详。这首诗反映了他对清晨宁静时光的珍视,以及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
《早行林下》是一首描写清晨自然景色的诗作,展现了诗人白居易在早晨的闲适心境。全诗以清新的意象和自然的细腻描写,勾勒出一个宁静、优美的林间早晨。开头两句“披衣未冠栉,晨起入前林”直接描绘了诗人刚起床的状态,透露出一种慵懒的气息。接着,诗人通过“宿露残花气,朝光新叶阴”展示了早晨的自然美,露水、花香和晨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诗中“傍松人迹少,隔竹鸟声深”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环境的宁静,少有人烟的松林和竹林深处的鸟鸣,使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世喧嚣的宁静和清新。最后一句“闲倚小桥立,倾头时一吟”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内心的沉静,展现了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清晨和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人在自然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和谐,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态度和对自然的敬畏。
披衣未冠栉:
晨起入前林:
宿露残花气:
朝光新叶阴:
傍松人迹少:
隔竹鸟声深:
闲倚小桥立:
倾头时一吟:
整首诗以清晨的宁静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反映出一种理想的生活态度。
诗中“披衣未冠栉”是什么意思?
a) 诗人起床后匆忙穿衣
b) 诗人准备去上班
c) 诗人夜晚未睡
诗中提到的“宿露”指的是什么?
a) 晚上的露水
b) 早晨的露水
c) 不再存在的露水
本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忧伤
b) 轻松宁静
c) 激昂豪迈
答案: 1.a 2.b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