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衡永道中二首》

时间: 2025-05-02 14:52:39

诗句

一舍常分作两程,雪鞭两袖少逢晴。

平生不识终南迳,来傍湖南堠子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52:39

原文展示:

衡永道中二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一舍常分作两程,
雪鞭两袖少逢晴。
平生不识终南迳,
来傍湖南堠子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艰辛与孤独。路途常常被分隔成两段,手中的雪鞭在旅途中几乎没有遇到晴天的时光。自己一生都未曾走过终南山的道路,如今却在湖南的堠子旁行走。

注释:

  • :这里指的是旅馆或驿站。
  • :指的是旅途的距离。
  • 雪鞭:形容在雪中骑行,暗示天气寒冷。
  • 终南:指终南山,位于陕西,是道教圣地,象征着理想的隐逸之地。
  • 堠子:指的是小桥或渡口,这里用于具体地点的描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得,号天池,北宋末年及南宋初年诗人、词人,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人物。他的诗风清新脱俗,语言精炼,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刘克庄的旅途,反映了他在动荡的年代中,面对大自然的严酷和个人的孤独感受。此时的社会环境动荡不安,诗人以游历的方式抒发内心的感慨。

诗歌鉴赏:

《衡永道中二首》通过旅游途中的观察与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诗开篇以“舍”字引入,既指代旅馆,也象征人生的旅途,生活的分段。接着通过“雪鞭”描绘出严酷的天气,隐喻着人生路途的艰辛和不易。诗人自述一生未曾走过的“终南迳”象征着理想与追求,而“湖南堠子”则是现实的映照,显示出诗人对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在意象上呈现出一种孤独、寒冷的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的交融。这种情感的沉重感和对理想的追求形成鲜明对比,使得诗的意境更加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舍常分作两程:旅馆常常让人分成两段旅程,暗示人生的分离与孤独。
  • 雪鞭两袖少逢晴:手中持有雪鞭,象征着在寒冷中旅行,很少碰到晴天,暗示艰辛。
  • 平生不识终南迳:一生未曾走过理想的终南山,表达出对理想的渴望。
  • 来傍湖南堠子行:现在却在湖南的小桥旁走,显示出与理想的距离与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舍”与“程”、“雪鞭”与“晴”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隐喻:用“雪鞭”隐喻人生的艰辛,“终南迳”隐喻理想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在旅途中体味到的孤独与无奈,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艰辛与冷酷的环境。
  • :暗示旅途的劳累与不易。
  • 终南:象征理想与追求,文化内涵丰富。
  • 湖南堠子:现实的地点,表现出诗人与理想的距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雪鞭”具体指什么? A. 一种交通工具
    B. 旅行中的寒冷
    C. 一种动物

  2. 诗人一生未曾走过的地方是? A. 湖南
    B. 终南山
    C. 衡山

  3. 诗中的“舍”指的是什么? A. 家
    B. 旅馆
    C. 学校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可以将刘克庄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比较,李白的诗中呈现出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而刘克庄则更注重于现实与理想的距离。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但风格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解忧 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 相逢歌赠严二别驾(一作严别驾相逢歌) 奉寄章十侍御 一百五日夜对月 上白帝城二首 其二 送裴五赴东川 奉送韦中丞之晋赴湖南 忆郑南玭 夏日杨长宁宅送崔侍御、常正字入京(得深字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支字旁的字 金华席 顽游 三点水的字 言不诡随 瓜字旁的字 入字旁的字 少女嫩妇 无边无沿 不辨龙蛇 林丛 祸乱交兴 雨字头的字 汰劣留良 怨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