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3:2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3:22:43
登石伞峰
作者: 陈谏 (唐代)
贤相昔未遇,耶溪藏卧龙。
宛然东山居,已韵西林钟。
仲氏亦遐旷,尔来习高踪。
杨公偶闲暇,中贵同游从。
曲渚拥驺驭,回潭转艨艟。
既登寅缘岸,遂践岧峣峰。
径侧萦巨石,磴危攀茂松。
伞开自罗列,笥闭谁箴封?
迥立霄汉表,俯看严嶂重。
远村暮杳杳,秋海晴溶溶。
染翰纪胜绝,飞觞畅心胸。
仍闻待新月,归棹何从容。
曾经贤良的相国未曾遇到,耶溪之畔埋藏着卧龙。
恍若东山之人居住,已能听到西林的钟声。
仲氏一族悠远旷达,自古以来便习惯高远的踪迹。
杨公偶尔闲暇时,便与中贵一起游玩。
曲折的水边拥挤着车马,回旋的潭水转动着船舶。
我们已经攀登了寅的岸边,继续踏上岧峣的高峰。
小径两旁环绕着巨石,石阶陡峭攀爬着茂盛的松树。
伞形的景致自然而开阔,谁能阻挡这自由的风景?
高高矗立在云汉之上,俯瞰着严峻的山峦重叠。
远处村庄在暮色中朦胧,秋海在晴空下溶融。
我用笔墨记录下这绝美的胜景,举杯畅饮诉说心胸。
仍然听见等待新月的声音,归舟何从才显得从容?
作者介绍:陈谏,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散见于各类诗集。他的诗多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陈谏登上石伞峰时,诗中流露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了士人的情怀与追求。
《登石伞峰》不仅是对美丽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寄托。通过对“贤相”的回忆,诗人带出了一种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同时也表现了对当下生活的感悟,反映了唐代士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中描写的景色层次分明,先是对山水的勾勒,再是对友人游玩的描写,最后回归到自我情感的抒发。尤其是“伞开自罗列,笥闭谁箴封?”这一句,既展现了自然的开放和自由,又暗含了对生活选择的思考。
整首诗在用词上讲究,风格清新,意境深远。诗中展现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交融,使得读者不仅能感受到自然的壮美,更能体会到诗人心中的豪情与惆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友人游玩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登石伞峰》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陈谏
D) 王维
诗中“卧龙”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张良
B) 诸葛亮
C) 刘备
D) 吕布
诗中提到的“仲氏”指的是?
A) 仲景
B) 仲尼
C) 仲家
D) 仲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