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五坞山五首 其五 芳桂坞》

时间: 2025-04-30 23:53:36

诗句

欲攀淮南树,人去山寂寞。

袅袅凉风生,疏花月中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53:36

原文展示:

五坞山五首 其五 芳桂坞
作者:高启 〔明代〕
欲攀淮南树,人去山寂寞。
袅袅凉风生,疏花月中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希望攀登淮南的树木,但因人去后山中显得寂寞的情感。凉风轻轻吹来,稀疏的花瓣在月光下悄然飘落。

注释:

  1. 欲攀:想要攀登。
  2. 淮南树:指的是淮南地区的树木,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3. 人去山寂寞:人走后山中显得格外寂静,表明孤独之感。
  4. 袅袅:形容风轻柔缭绕的样子。
  5. 凉风生:凉风轻轻吹起。
  6. 疏花:稀疏的花瓣。
  7. 月中落:在月光下飘落,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意境。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淮南”作为地名,常常与自然和宁静的意象相联系,诗人在这里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约1336年-约1374年),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明代,正值诗人心境迷茫之时,通过描写山中情景,寄托了个人情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与对孤独的感叹。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简短的篇幅内,营造出了一种静谧而又孤寂的气氛。诗人通过描绘“欲攀淮南树”的渴望,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离去后的孤单感。山中的寂静与凉风的轻拂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一种内心的孤独和对友人或陪伴者的思念。诗中“疏花月中落”的意象更是将这种孤独感深化,花瓣的飘落不仅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也暗示着生命的无常。整体而言,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象的同时,成功地传达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1. 欲攀淮南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渴望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2. 人去山寂寞:人走后山中变得冷清,反映了诗人对孤独的感受。
  3. 袅袅凉风生:凉风轻轻吹来,表现出环境的宁静与舒适。
  4. 疏花月中落:花瓣在月光中飘落,增添了诗的意境美,象征着孤独与美的共存。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淮南树”比喻对自然的向往。
  • 拟人:将凉风和花瓣赋予生命,增强了诗的情感。
  • 对仗:诗中前后句的对比,增加了韵律感和节奏。

主题思想:

整体而言,诗歌的主题围绕着孤独与自然的联系,表达了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陪伴者的思念。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意象分析:

  • 淮南树:象征自然与生命的活力。
  • 凉风:代表清新与宁静。
  • 疏花: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孤独感的加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树木位于哪个地方?
    A) 淮北
    B) 淮南
    C) 淮东
    D) 淮西

  2. 诗中的“凉风”是怎样的状态?
    A) 凉风猛烈
    B) 凉风轻柔
    C) 凉风刺骨
    D) 凉风消失

  3. 诗人为何感到寂寞?
    A) 人走后山显得冷清
    B) 自然环境恶劣
    C) 心情愉快
    D) 与朋友相聚

答案

  1. B) 淮南
  2. B) 凉风轻柔
  3. A) 人走后山显得冷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夜泊牛津》 - 李白
  2. 《孤雁》 - 王维

诗词对比:

  • 高启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夜泊牛津》在主题上都表达了孤独感,但高启更专注于自然的描绘,而李白则通过景象反映个人的情感与思考。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歌研究》
  2. 《古诗词鉴赏》
  3. 《高启的生平与诗风》
  4. 古诗词相关网站与数据库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云际会刘致中 野步 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十五 次韵温其见寄长句 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八 归田 题丞厅 投壶 送谢中莹 潭溪十咏 其九 莲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丶字旁的字 龝字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雾惨云愁 众物 犀颅玉颊 骠骑 晶光 郁郁 翻箱倒柜 龙盘虎拏 灿烂夺目 孰田 女字旁的字 鬥字旁的字 起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