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2: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2:20
凤时春(见残梅) ——王质 〔宋代〕
标格风流前辈。
才瞥见春风,萧然无对。
只有月娥心不退。
依旧断桥,横在流水。
我亦共月娥同意。
肯将情移在,粗红俗翠。
除丁香蔷薇酴醿外。
便做花王,不是此辈。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春天和梅花的感怀,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坚持。诗中提到的“前辈”与“春风”暗示了对过去风流人物的怀念和对春天的期待。然而,纵然春风再美丽,心中对美的追求却从未减退。诗人借月娥之心表明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尽管眼前的景象被世俗的花草所淹没,他仍愿意将情感寄托于那些不那么世俗的花卉。最终,诗人希望能够超越平庸,成为“花王”,不屑于与那些普通的花草为伍。
诗中“月娥”可见于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比喻美丽的女性或纯洁的情感;“断桥”则可能借指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象征着失落与孤独。
作者介绍:王质,宋代诗人,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以细腻的情感与优雅的笔触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梅花凋零之际,诗人借此情景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过往的追忆。
《凤时春(见残梅)》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抒情诗。诗人在春风中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似乎在诉说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的开头提到“标格风流前辈”,这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也反映出诗人对自身风范的追求。接着,诗人把目光投向即将凋零的梅花,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心境。
诗中“只有月娥心不退”一句,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展现出诗人对纯洁美好的追求。尽管面临世俗的侵扰,诗人仍愿意与“月娥”共存,表明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坚持。尤其在“肯将情移在,粗红俗翠”中,诗人明白世俗的花草虽多,但自己心中依然留有对高雅的执念,这种态度令人钦佩。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委婉地呈现出一种对美的执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与人生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过往美好的怀念与对纯洁情感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坚持追求高雅与美好的信念。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月娥”象征什么?
A. 纯洁与美丽
B. 世俗的事物
C. 伤感的情感
D. 过去的历史
诗人希望成为的“花王”指的是什么?
A. 普通的花草
B. 高雅与独特的存在
C. 任何花卉
D. 只是一种花
诗中“断桥”意象的含义主要是?
A. 美好的时间
B. 孤独与思念
C. 一种自然景观
D.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