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5: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5:03
一萼红 纳凉
作者:陈维崧 〔清代〕
屐初停,见乱杉深巷,门境已空幽。一派风廊,几层钓槛,微茫人在沧洲。轩子外苍皮怒裂,更红鱼碧鸭漾铜沟。屋小如㡓,斋虚似舫,万籁飕飗。到便捶琴啜茗,向水边企脚,林下科头。卿论殊佳,吾衰已甚,世间一笑浮沤。且尽日谈空说鬼,豆花棚上月如钩。再喷数声风笛,吹动新秋。
初到这里,木屐刚停下,看到深巷中参天的乱杉,门前的景象已显得幽静空旷。微风荡漾,几层钓鱼的平台上,隐约可见人在沧海之洲。阁外的老树皮裂得厉害,更有红鱼和碧鸭在铜色的水沟中游荡。屋子小得像个筒子,书斋空得像只小船,万物都在轻声细语。到这里便捶琴喝茶,站在水边翘首,林下悠然自得。你的见解真好,而我却衰老得厉害,世间的事笑笑就过去了。我们且整日闲谈,空谈鬼神之事,豆花棚下的月亮如钩。再吹几声风笛,吹动新秋的气息。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40-1700),清代诗人,字飞白,号澄波,晚号白石,号称“江南第一词人”。他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尤其以词作见长。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友人闲聊的愉悦心情。诗中描绘的夏日纳凉场景,展现出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陈维崧的《一萼红 纳凉》通过描绘一个夏日的纳凉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舒适。全诗虽短,却富有画面感,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诗的开头以“屐初停”引入,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仿佛读者也随诗人一起走进了那片幽静的空间。
诗中“乱杉深巷”描绘出一种幽深的意境,随之而来的“风廊”、“钓槛”,则表现出一种自然的闲适。尤其是对“微茫人在沧洲”的描写,隐约传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接着“更红鱼碧鸭漾铜沟”,色彩鲜明,构建出一个生动的夏日景象。
后半部分,诗人从自然景色回到内心世界,表达了对友人谈话的愉悦和对人生的感慨。“卿论殊佳,吾衰已甚”,一方面是对友人的赞赏,另一方面也自觉衰老,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且尽日谈空说鬼”,表达了对世事的淡泊态度,似乎在说无论生活多么繁杂,最终都不过是一些无关紧要的闲谈。
整首诗的情感在轻松闲适中蕴含深意,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展现出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纳凉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淡泊态度,表达了与友人共度闲暇时光的愉悦,并对人生的无常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屐”是什么?
诗人对友人的看法是怎样的?
诗中提到的“豆花棚上月如钩”表达了什么意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