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47: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7:11
一萼红
庚辰人日,定王台宴集,和姜白石
作者: 王闿运 〔清代〕
汉王宫。正良辰胜赏,荆楚岁华秾。
草衬骢嘶,松留鹤守,谁道时序匆匆。
入春早,商量梅柳,看嫩蕊,新绿引东风。
花在诗前,雁归人后,酒满吟中。
怀古感时都罢,喜清时政暇,故国年丰。
一水西浮,层阴北望,还见云树重重。
似今欲归便得,休惆怅寒涧石床东。
寄语繁花,明年更映人红。
在汉朝的王宫里,正值良辰美景,荆楚大地的春华正盛。
草地上马匹嘶鸣,松树旁仙鹤守望,谁能说时间匆匆流逝?
春天来得早,商量梅花和柳树,欣赏嫩蕊,新绿在东风中摇曳。
花儿在诗之前盛开,雁儿在人的身后归来,酒杯中满是吟咏的情怀。
怀古和感时的情绪都已放下,庆幸清明的时政,让故乡的年景丰收。
西边水面上浮动,北方阴影层层,依稀可见云树重重。
似乎如今想要归去便能成行,何必在寒冷的涧边石床上惆怅。
寄语繁花,愿明年再映红颜。
王闿运(1758年-1836年),字维桢,号梦阮,清代诗人,以其唐诗风格为人所知。他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这首诗作于庚辰年人日(即春节),在定王台的宴会上与友人欢聚,诗中既表现了春天的美景,又蕴含了对时局的感慨和对故国的思念。
《一萼红》通过描绘春日的美景和宴会的欢愉,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思考。开篇用“汉王宫”引入,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寓意着欢乐的宴会。随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春天的生机,草地上马蹄声声,松树边仙鹤翩翩,营造出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
诗人通过“入春早,商量梅柳”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热爱。而“花在诗前,雁归人后,酒满吟中”则体现了诗人对诗歌的热情和对友人共饮的欣喜,仿佛在说,饮酒吟诗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乐趣。
在后半部分,诗人感叹历史的流逝和时局的变迁,怀古而不失对现状的欣慰。最后以“寄语繁花,明年更映人红”结束,展现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对生命的乐观态度。整首诗既有浓厚的历史感,又充满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汉王宫。正良辰胜赏,荆楚岁华秾。
描绘宴会的地点和时间,突显春天的美好。
草衬骢嘶,松留鹤守,谁道时序匆匆。
通过音响和意象描写春日的生机,时间的流逝似乎并不急促。
入春早,商量梅柳,看嫩蕊,新绿引东风。
春天来得早,诗人欣赏梅柳,感受到新绿的生机。
花在诗前,雁归人后,酒满吟中。
比喻诗意与生活交融,酒歌满溢,表现出对生活的热情。
怀古感时都罢,喜清时政暇,故国年丰。
对时政的感慨与欣喜,表达对家国的祝福。
一水西浮,层阴北望,还见云树重重。
表现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与向往。
似今欲归便得,休惆怅寒涧石床东。
诗人内心的归属感,劝自己不必惆怅。
寄语繁花,明年更映人红。
对未来的祝愿与期待,留下美好的希望。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与乐观态度。
王闿运的《一萼红》创作于哪一年?
a) 1758年
b) 1836年
c) 庚辰年
答案: c
诗中提到的“定王台”是指什么?
a) 一种花
b) 一个宴会场所
c) 一个山峰
答案: b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怀古与思乡
b) 热爱与希望
c) 失落与悲伤
答案: b
“草衬骢嘶,松留鹤守”中的“骢”指的是什么?
a) 马
b) 鹤
c) 花
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