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5:48: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5:48:48
一萼红
题雨生都督双湖夫人画梅楼双照
作者: 苏穆 〔清代〕
唤春魂。倩罗浮枝上,翠羽下仙云。
陶谷苍虬,古香曾识,寻常不数江村。
傍清沼亭亭袅袅,三两枝留与客温存。
竹外篱边,松风桧雨,旧梦无尘。
不道西湖当日,早浓香疏影,立尽黄昏。
彩笔闲题,家山重到,况禁雪护柴门。
定记得晓寒楼上,擘鸾笺芳意蔼朝暾。
待到花梢月转,再赋新痕。
唤醒春天的灵魂。轻柔的罗裙飘浮在枝头,翠绿色的羽毛在仙云下轻盈舒展。
陶渊明的山谷中,苍龙螭蜿蜒,古老的香气曾经识得,乡村的风景并不多见。
在清澈的湖边,亭亭玉立,几枝梅花留给客人温暖的情感。
竹篱外、松风中,桧树在雨中,旧梦依然清晰。
不想当年西湖边,浓郁的香气和稀疏的影子,直至黄昏时分。
闲暇时用彩笔描绘,故乡的山水重又回到眼前,况且雪花也保护着我的柴门。
定会记得清晨寒冷的楼上,打开鸾笺写下芳香的意愿迎接朝阳。
等到花枝摇曳,月亮转动时,再写下新的痕迹。
苏穆,清代诗人,作品多表现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深受后人喜爱。
此诗写于雨生都督的双湖夫人所画的梅花图前,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以梅花为线索,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与自然之美,情感细腻而真挚。诗人通过对梅花、湖水、竹篱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悠然的氛围。诗的开头以“唤春魂”引入,展示了对春天的渴望,而后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如“翠羽下仙云”,展现出一种轻盈、飘逸的美感。随着诗的深入,诗人将视线投向了自我内心的回忆与情感,特别是对西湖的追忆,表现出一种对过往时光的留恋。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对仗和修辞手法,如“竹外篱边,松风桧雨”,不仅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也丰富了诗的意象。再加上“晓寒楼上,擘鸾笺”的描写,增添了一种清冷的美感,表明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向往。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写,也有对人情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才能。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倩罗”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衣服
B. 美丽的女子
C. 美丽的花朵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彩笔闲题”表达了诗人的_____。
判断题:诗人对西湖的记忆是美好的。(对/错)
《梅花》与《一萼红》均以梅花为主题,但《梅花》更加强调梅花的坚韧精神,而《一萼红》则注重描绘春天的气息与人情的温暖,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