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9:58: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9:58:56
费参政挽诗
作者: 魏了翁 〔宋代〕
党论危疑日,几微细补缝。
平舟行浪稳,暖气拆冰融。
风雨千閒屋,酸咸一鼎瓮。
人才关国本,谁念昔培封。
在党争激烈的日子里,微小的事情都显得格外重要。
稳定的小船在波浪中航行,温暖的气息融化了冰雪。
风雨中千家万户的屋子,在无情的天气中摇摇欲坠,
而那一坛酸咸的酱料,正如国家的根本,
谁还会记得当年培植人才的重要呢?
作者介绍:魏了翁(1224年-1296年),字子明,号少游,南宋诗人,擅长诗文,政治上也颇有建树。他的诗风清新,常以社会时事为题材,表达自己的忧虑与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政治动荡、党派斗争激烈的时期。魏了翁作为政治人物,深感国家形势的危急,因而写下此诗以表达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担忧以及对人才的思考。
《费参政挽诗》通过对困扰国家和社会的种种问题的描绘,体现了作者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深刻思考与对人才的重视。首联通过“党论危疑日”揭示了当时政治争斗的复杂性,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关切。接下来的两联以“平舟行浪稳”与“暖气拆冰融”对比,展现了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中,保持稳定与和谐的必要性,反映出作者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与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最后两句更是点出人才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提醒人们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与保护。整首诗意境深远,字句简练而意味深长,展现了魏了翁作为一位政治家与诗人的双重身份,兼具了社会责任感与文学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动荡的政治局势,探讨了人才对国家的重要性,表达了对人才培养的深切关怀与呼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党论危疑日”指的是哪种社会现象?
A. 和平
B. 政治斗争
C. 经济繁荣
“平舟行浪稳”中的“平舟”象征什么?
A. 动荡
B. 稳定
C. 孤独
诗中提到“人才关国本”,说明了什么?
A. 人才不重要
B. 国家需要重视人才
C. 人才只在和平时期重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魏了翁的《费参政挽诗》更注重社会责任与现实问题的探讨,而李白则偏向于个人情感与豪情壮志。两者虽主题不同,但都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