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0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02:22
知崇庆府致政何君挽诗二首
魏了翁
不把英雄彀,移为仕进媒。
邑獒群怪吠,灶婢亦惊猜。
且效功成退,宁须兴尽回。
芸芸终有谢,赢得早归来。
这首诗表达了对英雄的不同看法,认为不应该把他们捧得太高,而是要让他们追求自己的理想。面对社会的种种流言蜚语,连那些庸俗的人也开始惊慌失措。我们应该效仿那些功成名就的人,宁愿选择在达到目标后退隐,也不要过于追求名利。毕竟,世间的荣华富贵终究会有谢幕的一天,能够早早归来,是一种智慧。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英雄”与“功成退”体现了对名利的思考,反映了魏了翁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
作者介绍: 魏了翁,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现实,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魏了翁在崇庆府任职期间,表达了他对仕途的看法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名利的追求与个人理想的矛盾。
《知崇庆府致政何君挽诗二首》是一首颇具哲理的诗作,作者通过对英雄的见解,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名利的过度追求。诗的开头就以“英雄”引入,表明作者对英雄的态度,认为不应过于捧高,而要让其回归自我,追求真实的理想。这种看法与当时普遍的“功名利禄”思想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魏了翁独特的思想深度。
接着,作者提及“邑獒群怪吠”,形象地描绘出社会上不理智的声音,暗示在追求理想的路途上总会伴随着质疑与困扰,而这些声音往往是来自那些缺乏见识的普通人,甚至是身边的家仆。这种描写不仅增加了诗的生动性,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反思。
最后,诗中提到“且效功成退”,引导读者思考成功的意义,强调了隐退的智慧,表现了对个人价值和社会地位的重新审视。整首诗在情感基调上透出一种淡淡的哲思,既有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又有对个人选择的深刻反思,展现了魏了翁作为诗人的深邃思考与独立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反对对英雄的盲目崇拜,提倡在成功后选择隐退,以追求更高的理想与内心的宁静,展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地位的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不把英雄彀”中“彀”字的意思是?
A. 高
B. 低
C. 拿捏
D. 不知道
“邑獒群怪吠”中“邑獒”指的是?
A. 英雄
B. 凶狠的狗
C. 平民
D. 官员
诗中提到的“且效功成退”是指?
A. 继续追名逐利
B. 成功后隐退
C. 不在乎名利
D. 不知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魏了翁的诗更注重内心的自省与社会的批判,李白则倾向于豪放的情感表达。魏了翁的细腻与李白的奔放形成鲜明对比,但都体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