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所见》

时间: 2025-04-26 16:47:49

诗句

齐眉沉醉绮罗丛,心事谁知付去鸿。

不惜千金留粉黛,更无一语怨东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47:49

原文展示:

齐眉沉醉绮罗丛,
心事谁知付去鸿。
不惜千金留粉黛,
更无一语怨东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沉醉于美丽衣服和环境中的女子,内心的愁苦没有人能理解,她愿意花费千金来保留自己的妆容,却对东风没有一句怨言。

注释:

  • 齐眉:意为眉毛齐平,多指女子的妆容。这里形容女子沉醉于华丽的衣衫。
  • 绮罗丛:绮和罗都是指华丽的丝织品,丛则指聚集。指华美的衣物。
  • 心事:心中的烦恼或秘密。
  • 付去鸿:鸿雁,象征着远方或离别。这里可能指把心事寄托给远方的鸿雁。
  • 粉黛:粉指妆容,黛指眉黛。合起来指女子的妆扮。
  • 怨东风:东风象征春天,也可以象征变迁。女子对春风的怨言,指对变化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施枢,宋代诗人,以才情和风雅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生活中的点滴为题材,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盛世,社会经济繁荣,女性地位逐渐提升,诗人以女性的视角,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位女子在华丽环境中沉醉的情景,表现出其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开头“齐眉沉醉绮罗丛”便将读者带入一种奢华而迷离的氛围,女子被美丽的衣物和环境所吸引,仿佛沉浸在梦幻之中。接下来的“心事谁知付去鸿”则转向内心的愁苦,表达了她的烦恼无人可知,恰如鸿雁远去,无法寄托。最后两句“不惜千金留粉黛,更无一语怨东风”展现了她对美丽的追求和对命运的无奈,尽管她愿意花费一切来维持自己的妆容,却对眼前的困境无怨无悔。这种情感的对比,既显示了她的坚强,也突显了她的脆弱,整个诗篇充满了对美与哀愁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齐眉沉醉绮罗丛:女子在华丽的环境中陶醉,形象生动。
    2. 心事谁知付去鸿: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情感深邃。
    3. 不惜千金留粉黛:她对美的追求,愿意为之付出一切。
    4. 更无一语怨东风:对命运的接受与无怨,展现豁达。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事比作鸿雁,形象而富有诗意。
    • 对仗:全诗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与内心孤独的矛盾,反映了女性在社会变迁中的无奈与坚强。

意象分析:

  • 绮罗:象征着华丽、美丽的外表,反映了对生活的追求。
  • 鸿雁:象征着离别和无法寄托的心事,传递了情感的孤独。
  • 粉黛:代表了女性的妆容,象征着对美的执着与牺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齐眉沉醉绮罗丛”中的“齐眉”指的是什么? A. 眉毛齐平
    B. 齐头并进
    C. 齐心协力

  2. “心事谁知付去鸿”中的“鸿”象征什么? A. 朋友
    B. 离别
    C. 美丽

  3. 诗人对东风的态度是? A. 愤怒
    B. 无怨无悔
    C. 期待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
  • 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施枢的《所见》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了女性的内心世界,但施枢更注重外在的华丽与内心的孤独,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女性视角。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施枢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花心动 忆怀 花心动·劫外威音 花心动·江路闲游 花心动·渐渐东方 花心动·紧心狷 花心动 壁间去冬消寒图小幅,状态遗迹也,感赋 花心动 偶居杭州七宝山国清寺冬夜作 花心动 和梅溪 花心动(端午) 花心动(竞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走斝传觞 握钩伸铁 无所不晓 独有千秋 爪字旁的字 毛字旁的字 目字旁的字 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豆字旁的字 高下其手 晦迹韬光 方生方死 魚字旁的字 拣精拣肥 扩编 绢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