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02: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2:58
相逢九十日,彼此惜芳期。
折柳停闲骑,嚼花吟好诗。
经年行远别,对景起深思。
日落不知处,四山啼子规。
这首诗表达了在春天即将结束时的离别情感。诗人和友人相聚了九十天,彼此珍惜这段芳华的时光。折下柳枝停下骑马,啃咬花瓣吟诵美好的诗篇。经过了一年的远行,面对眼前的景象不禁产生深深的思考。夕阳西下,去向不知,四周山中传来杜鹃的啼鸣,增添了离别的愁绪。
施枢,字梦得,号可斋,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其诗文多以清新自然著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交融。
《送春》写于春天即将结束时,诗人通过对春天的回忆与对即将离别的感慨,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友情的重视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送春》是一首充满离愁的诗,诗人在春天的尾声与友人相聚,时间的流逝和即将到来的别离使得这首诗洋溢着浓郁的情感。开头“相逢九十日”不仅表明了相聚的时间之长,也暗含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感情。随后“折柳停闲骑,嚼花吟好诗”描绘了春日悠闲的景象,柳树与花朵都成为了友谊的象征,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快乐的氛围。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年行远别”掀起了情感的高潮,诗人开始思考离别的意义与人生的无常。日落时分,四周传来杜鹃的啼鸣,象征着离别的悲痛与孤独。整首诗在轻快与沉重之间游走,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未来的茫然,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珍惜展开,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通过自然意象传达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相逢九十日”中,数字“九十”表达了什么?
“折柳停闲骑”中的“折柳”象征着什么?
诗中提到的“子规”指的是什么?
答案:
可以将施枢的《送春》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春天的离愁,后者则通过草的生长与枯萎探讨人生的无常与别离的悲伤。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意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与情感的感慨,但在情感的细腻程度与意象的使用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