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临江仙》

时间: 2025-05-01 11:46:07

诗句

有宅一区家四壁,年年花柳深村。

父兄随处宴鸡豚。

折腰归去,何苦傍侯门。

拟射九乌留白日,假饶立到黄昏。

卧龙老矣及三分。

不如把手,堂上宴芳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46:07

原文展示:

临江仙
李石 〔宋代〕
有宅一区家四壁,年年花柳深村。
父兄随处宴鸡豚。
折腰归去,何苦傍侯门。
拟射九乌留白日,假饶立到黄昏。
卧龙老矣及三分。
不如把手,堂上宴芳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的感慨。他在乡村有一处宅邸,四周环境幽美,每年春天都有花和柳树相伴。家人们常常在家中宴请亲友,享用鸡肉和猪肉的美味。诗人不愿意去依附权贵,愿意折腰回归家中,享受宁静的生活。虽然心中有志向,想要射下九只乌鸦以留住白昼,但即便努力到黄昏也无济于事。卧龙(诸葛亮)年老了,三分天下的理想已无力实现。不如与朋友举杯畅饮,共享美好时光。

注释:

  • 宅一区家四壁:形容诗人家中有一处房子,四周围墙。
  • 花柳深村:花和柳树环绕的地方,指村庄环境的美丽。
  • 宴鸡豚:指家中款待亲友的美食,鸡和猪肉。
  • 折腰归去:意指不愿意屈从于权贵,选择回到自家庭院。
  • 九乌留白日:九只乌鸦象征着追求和理想,留住光阴。
  • 卧龙老矣:指诸葛亮,象征才华与理想的失落。
  • 芳尊:指酒杯,象征饮酒作乐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石,生活在宋代,是一位有名的诗人。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常流露出对官场和权利的厌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李石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仕途失意后的生活选择。诗人选择隐居,享受乡村的宁静与自得,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思熟虑与归属感。

诗歌鉴赏:

《临江仙》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诗中的“宅一区家四壁”表现出一种安定的居所,诗人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与春日里的“花柳深村”相结合,映衬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诗中的宴饮场景不仅传达了家庭的温暖,也暗示了对亲情的珍视。

诗人在面对人生理想的挫败时,表现出了一种无奈与释然。他的“拟射九乌留白日”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渴望,而“折腰归去,何苦傍侯门”则反映出他对权贵的蔑视与对平淡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以“卧龙老矣”自喻,表达出对才华与理想逐渐消逝的感慨。在这一系列情感的转折中,诗人最终选择了与友人共饮,享受当下的美好,体现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有宅一区家四壁: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的居所,传达出一种温馨与安宁的生活状态。
  • 年年花柳深村:反复强调乡村的美丽,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单调。
  • 父兄随处宴鸡豚:突出了家庭的团聚与和睦,表现出诗人对家人的依恋。
  • 折腰归去,何苦傍侯门:显示出对仕途的厌倦与对自我选择的坚定。
  • 拟射九乌留白日:象征理想与追求,表现出对时间的感慨。
  • 卧龙老矣及三分:引用历史人物,增加了诗的深度与广度。
  • 不如把手,堂上宴芳尊:最终选择与友人聚会,体现出对现实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九乌”比喻理想的追求,通过对比展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 对仗:诗中各句的结构相似,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象征:诸葛亮象征着未能实现的理想与才华,深化了诗的主题。

主题思想:

全诗体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与选择,展现了诗人对权贵的拒绝及对平淡生活的热爱。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反思,诗人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归属与安宁。
  • 花柳:自然的美丽,象征生命的活力。
  • :家庭团聚的象征,体现亲情的温暖。
  • 九乌:理想与追求的象征,表现出对时间的珍视。
  • 卧龙:历史人物的象征,代表才华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宴鸡豚”指的是什么?

    • A. 餐桌上的水果
    • B. 家庭聚会的美食
    • C. 诗人的朋友
    • D. 乡村的景色
  2. “折腰归去,何苦傍侯门”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 A. 对官场的热爱
    • B. 对权贵的依附
    • C. 对仕途的厌倦
    • D. 对家庭的向往
  3. “卧龙老矣及三分”中的“卧龙”指的是谁?

    • A. 曹操
    • B. 诸葛亮
    • C. 李白
    • D. 杜甫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夜泊牛津》 张若虚

诗词对比:

可以与苏轼的《水调歌头》进行比较,二者都表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但苏轼更注重哲理的探讨,而李石则更强调个人的情感与归属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石与宋代诗歌》

相关查询

饯中书侍郎来济 宴中山 赋帘 三层阁上置音声 冬日临昆明池 赋得花庭雾 初秋夜坐 置酒坐飞阁 经破薛举战地 入潼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周游列国 骨字旁的字 养儿代老,积谷防饥 車字旁的字 穷结尾的成语 握手极欢 疑邻盗斧 轻机关枪 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尢字旁的字 外胎 气吞虹蜺 音字旁的字 包含豪的成语 地方税 兴利节用 包字头的字 猛虎深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