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洞仙歌(为叶丞相作)》

时间: 2025-05-07 06:42:25

诗句

江头父老,说新来朝野。

都道今年太平也。

见朱颜绿鬓,玉带金鱼,相公是,旧日中朝司马。

遥知宣劝处,东阁华灯,别赐仙韶接元夜。

问天上、几多春,只似人间,但长见、精神如画。

好都取、山河献君王,看父子貂蝉,玉京迎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2:25

原文展示

洞仙歌(为叶丞相作)
辛弃疾

江头父老,说新来朝野。
都道今年太平也。
见朱颜绿鬓,玉带金鱼,
相公是,旧日中朝司马。
遥知宣劝处,东阁华灯,
别赐仙韶接元夜。
问天上几多春,
只似人间,但长见精神如画。
好都取山河献君王,
看父子貂蝉,玉京迎驾。

白话文翻译

江边的父老乡亲们,谈论着新近的朝政变化,
大家都说今年是个太平年。
看到那红润的面色和青色的鬓发,
佩戴着玉带金鱼的官员,
他就是昔日的中朝司马。
远远知道他在劝谏的地方,
东阁的华灯高悬,
特别赐予仙乐,迎接元宵夜。
问天上有多少春光,
只如人间一般,常常看到精神气如画。
好将这大好山河献给君王,
看那父子之间的情谊,像貂蝉一样,迎接皇驾。

注释

  1. 父老:指年长的乡亲。
  2. 朝野:朝廷与百姓的统称,泛指政治界与民间。
  3. 朱颜绿鬓:形容容貌红润,鬓发青黑。
  4. 玉带金鱼:指佩戴的华美饰物。
  5. 旧日中朝司马:指过去的官职,司马为古代官名。
  6. 宣劝处:指劝谏的地方。
  7. 华灯:华美的灯光,象征繁荣。
  8. 仙韶:仙乐,指神仙的音乐。
  9. 元夜:元宵节的夜晚。
  10. 精神如画:形容人的气质和精神风貌如同画作般美丽。

典故解析

  1. 貂蝉: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象征美丽与智慧。此处指父子之间的情感。
  2. 东阁:指高楼阁,常用于接待贵宾或举行盛典的场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著名的词人和抗金名将。他的词风豪放,常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外敌入侵与内部的不安定。诗中表现了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前途的关注。

诗歌鉴赏

《洞仙歌》是辛弃疾为叶丞相所作,体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关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江头父老的谈论,描绘出了一幅朝廷与民间和谐共处的画面。开篇以父老的声音引入,表现出民众对国家安宁的期盼。接着,通过朱颜绿鬓的官员形象,体现出政治清明、官员为民的理想状态。诗中提到的“华灯”和“仙韶”则进一步增强了节日的气氛,象征着繁荣昌盛。

在情感上,该诗散发着一种深情款款的祝福,既希望君王能体察民情,也渴望国家的美好未来。辛弃疾通过对春光的追问,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理想社会的渴望。最后,诗中提到的“山河献君王”则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紧密结合,显示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头父老,说新来朝野:描写民众关注朝政,表现出对社会变革的关心。
  2. 都道今年太平也:展现对当下太平局势的肯定与期待。
  3. 见朱颜绿鬓,玉带金鱼:通过形象描绘官员的风采,象征清明政治。
  4. 相公是,旧日中朝司马:提到的官员与过去的身份,暗示其德行与能力。
  5. 遥知宣劝处,东阁华灯:描述政务繁忙,官员辛勤工作的场景。
  6. 别赐仙韶接元夜:体现元宵节的盛大庆典,象征国家的繁荣。
  7. 问天上几多春:表达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8. 只似人间,但长见精神如画:强调人间的美好与精神气质。
  9. 好都取山河献君王:将美好的景象与山河献给君王,表达忠诚之心。
  10. 看父子貂蝉,玉京迎驾:描绘了父子情深和盛大的欢迎场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间的辛苦与天上的春光相提并论,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整齐,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 拟人:将美好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生动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主题思想:该诗通过对太平盛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同时展现出对父子情谊的珍视,体现了浓厚的家国情怀。

意象分析

  • 山河:象征国家的山水与土地,传达着深厚的家国情感。
  • 华灯:象征繁荣与庆典气氛,反映出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 朱颜绿鬓:象征年轻与朝气,表达对未来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洞仙歌》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辛弃疾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父老”指的是: A. 年轻人
    B. 年长的乡亲
    C. 读书人

  3. “山河献君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君王的忠诚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战争的渴望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辛弃疾
  2.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

诗词对比: 对比辛弃疾的《洞仙歌》和苏轼的《水调歌头》,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的热爱,但辛弃疾的作品更注重于描绘政治清明与安定生活的场景,而苏轼则更为个人情感流露,展现出一种幽怀与哲思。

相关查询

宜兴山房十首 壬辰过鄂渚简张子直总干二首 醉蓬莱(灯前想像胜集,和韵) 禁烟前一日招幕属小集林提干有诗和韵 山中即事 水龙吟(再和) 题冯司法水月书堂 因赋风筝与黄郎偶 瑞鹤仙 戊申初度自韵 丁已闰月六日登岳阳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枝布叶分 玉绦环 书堂 慎终于始 包含铙的词语有哪些 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毋字旁的字 蜡扦 招魂扬幡 束蕴请火 按图索骏 火字旁的字 見字旁的字 井栏 业字旁的字 高字旁的字 语妙绝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