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光庭省中书事》

时间: 2025-05-02 01:58:45

诗句

放浪江湖久惰慵,安排谁置従官中。

粗疏空与延和对,开纳初还正观风。

二鄙兵消真帝力,四方雨足自天功。

时将一勺倾沧海,漫使人知达四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58:45

原文展示:

次韵光庭省中书事
苏辙

放浪江湖久惰慵,
安排谁置従官中。
粗疏空与延和对,
开纳初还正观风。
二鄙兵消真帝力,
四方雨足自天功。
时将一勺倾沧海,
漫使人知达四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在官场中处境的无奈和对自然力量的感慨。诗人长时间在江湖中游荡,懒散于世,难以安排自己在官场中的地位。诗中提到的“粗疏”与“延和”象征着对比和对待的不同,反映出诗人对当下时局的不满。后面的句子提到的“二鄙兵消真帝力,四方雨足自天功”,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观察和对自然法则的敬畏。最后两句提到的“倾沧海”与“知达四聪”,则是比喻诗人想要倾注心力但又无能为力的无奈。

注释:

  • 放浪江湖:指在外游荡,过着自由而不被拘束的生活。
  • 惰慵:懒散,不愿意做事。
  • 従官中:指在官场中的职务安排。
  • 粗疏:形容文章或事情的粗略。
  • 延和:指延续和谐,可能暗指某种政治状态或人际关系。
  • 二鄙兵:指边境的军队,通常用来形容国家的安全。
  • 真帝力:真正的皇帝的力量。
  • 四方雨足:指四方的雨水充足,象征自然的富饶。
  • 倾沧海:比喻倾注所有的心血。
  • 知达四聪:指了解事物的真相和奥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号涧海,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是苏洵的次子,苏轼的弟弟。苏辙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清醒的政治认识著称,作品涵盖诗词、散文、政论等多个领域。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苏辙在中书省任职期间,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思考,以及对自然与社会的感慨和反思。诗中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注。

诗歌鉴赏:

《次韵光庭省中书事》是一首反映诗人内心感受的作品,诗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理。开头几句“放浪江湖久惰慵”显示了诗人对现实的放弃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尽管在官场中任职,但他却感到心有不甘,似乎难以找到自己的位置。接着,诗人通过“粗疏空与延和对”的对比,进一步揭示了官场的复杂与微妙,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与反思。

中间的几句“二鄙兵消真帝力,四方雨足自天功”则从更宏观的角度审视国家大势,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敬畏。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诗人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意识,表明了他对现实的不屈服与对理想的追求。

最后两句“时将一勺倾沧海,漫使人知达四聪”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渺小,诗人虽有满腔的热情和理想,但在浩瀚的社会与自然面前,个人的努力似乎显得微不足道。这种情感的张力,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放浪江湖久惰慵:表达了自己在江湖流浪已久,生活懒散。
  2. 安排谁置従官中:感慨自己在官场中无所适从,无法安置。
  3. 粗疏空与延和对:与他人相比,自己显得粗略和疏忽。
  4. 开纳初还正观风:初来时还想认真观察世事。
  5. 二鄙兵消真帝力:边境的军队减少,真正的皇权力量受到影响。
  6. 四方雨足自天功:四方的雨水充足,显示自然的恩惠。
  7. 时将一勺倾沧海:虽然努力,但自己的力量如同一勺水倾入大海。
  8. 漫使人知达四聪:即使人们知道,却仍然无法真正理解。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粗疏”与“延和”的对立,展现诗人内心的矛盾。
  • 比喻:如“倾沧海”,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个人的微小与渺沧。
  • 象征:雨水的充足象征着自然的富饶与生命的延续。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个人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深刻思考,反映了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在社会变迁中的忧虑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湖:象征自由、不羁的生活。
  • 官中:象征官场的复杂与压力。
  • :象征自然的滋养与生命的延续。
  • 沧海:象征着广阔、浩瀚的人生与社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放浪江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 A. 积极向上
    • B. 自由懒散
    • C. 忧国忧民
  2. “二鄙兵消真帝力”中“二鄙兵”指的是什么?

    • A. 边境的军队
    • B. 王朝的核心力量
    • C. 文人雅士
  3. 诗中最后一句“漫使人知达四聪”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得意忘形
    • B. 无奈与渺小
    • C. 自信满满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苏轼《水调歌头》与苏辙的《次韵光庭省中书事》,两者均反映出对现实的感慨与理想的追求,但苏轼更为乐观开朗,而苏辙则带有更多的忧虑与无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苏辙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邵旸叔发运 读吴思道藏海诗集效其体 次韵东坡所和滕希靖雪浪石诗古律各一 其二 还俗道士 杂挽诗四首 其四 杂挽诗四首 其三 杂挽诗四首 其二 杂挽诗四首 其一 陈氏母夫人挽词二首 其二 陈氏母夫人挽词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熟人熟事 授堂 洗心革面 丁真楷草 尧风舜雨 言字旁的字 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钳的词语有哪些 殳字旁的字 顾彼失此 隆眄 青字旁的字 秃宝盖的字 首摄 重倒 虫字旁的字 暗绿稀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