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5:11
片石玲珑水抱根,巧栽松竹间兰荪。
怕人触弄鱼儿活,疏织筠笼护瓦盆。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风景优美的小园,水流潺潺,石头玲珑,水根依傍着石头。松树和竹子之间巧妙地种植着兰草和荪草。诗人担心人们会打扰那些活泼的鱼儿,因此用竹子编织了一个笼子来保护瓦盆中的水。
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兰荪”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寓意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生活的热爱。竹子作为一种常见的文人意象,象征着坚韧与清雅。
作者介绍:史弥宁(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山水风景,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隐居的某个时刻,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深切观察和宁静的生活态度。正值宋代,社会动荡与安宁交替,诗人试图通过自然的静谧来寻求内心的平和。
诗中描绘的园林景色清新自然,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首句“片石玲珑水抱根”即以形象生动的手法,将水与石的结合呈现出来,给人一种灵动之感。接下来的“巧栽松竹间兰荪”,则通过对植物的描写,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巧妙利用与和谐相处的理念。
诗人对鱼儿的保护表现了他对自然生灵的关心与珍视,传达出一种温柔的情感。整首诗在意象上形成了“水、石、竹、兰”的四维空间,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最后一句“疏织筠笼护瓦盆”,不仅是对环境的保护,也是对生活的责任感。这首诗不仅仅是一幅风景画,更是一种生活哲学的体现,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尊重,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生命的珍贵。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作者对鱼儿的态度是怎样的?
诗中的“疏织筠笼”主要用来做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