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21: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21:56
赠道士阮太虚何存斋
六道四生苦,何人不烦恼。 官人自做官,道人自修道。 相逢不下马,各自寻蓬岛。 前生非亲契,今生如何好。 本来无因缘,安得有果报。 来非人捉来,到是天送到。 我若不呈丑,道教一齐倒。 春风缚不住,秋月蚀愈皎。 莫登时贵门,谈天恨欠早。 对面不相识,开口便激恼。 譬如弄杂剧,徒取傍人笑。 道我是风颠,知我已明了。 莫愁我饥渴,天厨食天饱。 真宰善解家,未敢与道。
六道轮回中的众生都受苦,谁能不烦恼呢? 官员们忙于自己的官职,道士们忙于自己的修行。 相遇时不下马,各自寻找自己的仙境。 前世并非亲密的伙伴,今生又如何能好呢? 本来就没有因缘,怎么会有果报呢? 来不是被人抓来,而是天意送到。 我如果不展示我的丑陋,道教就会一起倒下。 春风束缚不住我,秋月蚀得更明亮。 不要登上权贵的门,谈论天道恨自己太晚。 面对面却不相识,一开口就激怒对方。 就像表演杂技,只是取悦旁人笑。 说我疯癫,其实我已明白。 不要担心我饥渴,天厨的食物让我饱足。 真正的宰相善于解家,我不敢与之谈论。
作者介绍: 谢枋得(1226-1289),字君直,号叠山,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以直言敢谏著称,多次被贬。他的诗歌多表达对时政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谢枋得赠给道士阮太虚和何存斋的。诗中表达了对世俗官场的厌倦和对道家修行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天道的理解。
这首诗通过对官场和道士生活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道家修行的向往。诗中“六道四生苦,何人不烦恼”揭示了人生的苦难,而“官人自做官,道人自修道”则对比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诗人认为,前生并非亲契,今生也难以美好,因缘果报不过是天意安排。他自嘲地表示,如果不展示自己的丑陋,道教就会一起倒下,显示了他对世俗的批判和对道家修行的坚持。诗中的“春风缚不住,秋月蚀愈皎”象征着即使在困境中也能保持明亮和自由。最后,诗人告诫自己不要登上权贵的门,谈论天道恨自己太晚,显示了他对权贵的疏远和对天道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的主题是对世俗的厌倦和对道家修行的向往,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天道的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