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2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23:39
东园水亭良佳哉,红白藕花前后开。
千机织就云锦段,万玉琢成风露杯。
南邻女儿学淡抹,强嫌传粉无艳色。
北邻女儿学淡妆,刚道施朱涴天质。
红儿雪儿俱绝奇,安用底苦相嘲嗤。
道人明眼付一笑,绿尊唤客花前嬉。
东园的水亭真是美好啊,红白的莲花前后相继开放。
千般巧思织成云锦般的花段,万颗美玉雕琢成风露般的酒杯。
南边的女儿学着淡淡的妆容,强烈地嫌弃传来的花粉没有艳丽的色彩。
北边的女儿则学着轻妆,刚说施朱的颜色抹去天生的质朴。
红色的莲花和白色的莲花都各有奇特之处,何必互相嘲笑呢?
有位高人明亮的眼睛看着这一切,不禁微笑,呼唤客人们在花前嬉戏。
史弥宁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人情世态,常蕴含哲理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史弥宁在诗中常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怀。
该诗创作于东园,作者在水亭中欣赏莲花的美丽,受到周围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启发,写下了这首描绘莲花和人们态度的诗作。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的不同理解,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这首诗通过描绘东园中红白莲花的竞相开放,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生机。首句开篇即以“良佳哉”表明了诗人对环境的赞美,紧接着通过“红白藕花前后开”的描写,展现出莲花绚丽的色彩和生动的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诗的中段通过“千机织就云锦段,万玉琢成风露杯”,使用了丰富的比喻,将莲花与精致的工艺品相提并论,突出了莲花的珍贵和美丽,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随着诗的深入,南邻和北邻女儿的不同审美观念引出了人们对美的争论。南邻女儿嫌弃花粉的平淡,而北邻女儿则认为施朱的妆容掩盖了自然的美,反映出不同的审美取向和对女性美的思考。
最后,诗人用“道人明眼付一笑,绿尊唤客花前嬉”来结束全诗,传达出一种洒脱与幽默的态度。高人看透了这些美的争论,微笑着呼唤客人们在花前嬉戏,表达出一种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自然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美的探讨。诗人通过莲花的美丽,反映出对不同审美观的包容与理解,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诗中提到的两种颜色的莲花是什么?
A. 红色和黄色
B. 红色和白色
C. 白色和蓝色
D. 紫色和绿色
南邻女儿对花粉的态度是什么?
A. 喜欢
B. 嫌弃
C. 无所谓
D. 不知道
诗中“道人”代表的是什么?
A. 普通人
B. 有智慧的人
C. 政治家
D. 学者
答案: 1.B 2.B 3.B
两首诗虽然题材不同,但都通过自然景色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