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2: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2:20
八声甘州 萍
作者: 刘炳照 〔清代〕
叹今生漂泊竟何因。杨花是前身。
怎风吹忽散,风停忽聚,聚散纷纷。
莫怪行踪不定,倚傍本无根。
恨杀东流水,一例销魂。
犹忆鱼翻谷雨,共苔衣荇带,牵合难分。
自湘妃去后,钿翠堕湘滨。
更谁人多情载去,向小池,点缀作芳茵。
休惆怅,且欧盟结,聊慰离群。
我叹息今生的漂泊究竟是因为什么呢?那杨花正是我前生的身影。
风一吹,它们就分散,风一停,又重新聚拢,聚散不定。
不要怪我行踪不定,依靠的地方本就没有根基。
我恨那东流的流水,它同样让我心碎。
我仍然记得鱼翻跃时的谷雨,和满身苔藓的水草,彼此牵连,难以分离。
自从湘妃离去之后,钿翠也随之堕落在湘滨。
又有谁能多情地将这一切带走,向着小池,装点成芳香的草垫。
不要再惆怅,且随意结交,聊以慰籍离群的心情。
作者介绍:刘炳照是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人生和情感,常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个人命运多舛的时期,诗人以个人的漂泊感受反映出对人生无常和情感流失的深刻思考。
《八声甘州 萍》是一首对人生漂泊的深刻反思之作。全诗以“漂泊”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哀愁。开篇以“叹今生漂泊竟何因”引入,诗人自问自答,显示出对命运的无奈与困惑。接着,诗中通过“杨花”这一意象,象征漂泊与无根,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用“东流水”来比喻时间的无情与事物的消逝,这样的意象加深了全诗的感伤氛围。诗中提到的“鱼翻谷雨”,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寓意着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切联系。
最后,诗人呼唤“休惆怅”,试图以此来安慰自己与他人的心灵,表达了在无常的生活中仍要珍惜和结交的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紧凑,意象丰富,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盼,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漂泊、无常的深刻感慨,反映了作者对失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一种面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主题是:
a) 对人生的感悟
b) 描述自然风光
c) 表达对爱情的抒怀
“杨花”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好
b) 漂泊与无根
c) 爱情
诗中提到的“东流水”指的是:
a) 一条河流
b) 时间的流逝
c) 失去的爱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