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郑京昭之云安》

时间: 2025-05-04 17:01:50

诗句

君吟高唐赋,路过巫山渚。

莫令巫山下,幽梦惹云雨。

往事几千年,芬菲今尚传。

空留荆王馆,岩嶂深苍然。

楚水五月浪,轻舟入蘋烟。

送君扬楫去,愁绝郢城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7:01:50

原文展示:

送郑京昭之云安
君吟高唐赋,路过巫山渚。
莫令巫山下,幽梦惹云雨。
往事几千年,芬菲今尚传。
空留荆王馆,岩嶂深苍然。
楚水五月浪,轻舟入蘋烟。
送君扬楫去,愁绝郢城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郑京昭的送别之情。诗中提到朋友吟唱《高唐赋》,路过美丽的巫山。希望巫山的美景不会让幽梦惹起悲伤的云雨。往事已经有几千年,但依然流传着美好的情感。只留荆王的馆舍在苍翠的山岩中。楚水在五月的浪潮中翻滚,轻舟在烟雾缭绕的水面上驶入。送君扬帆而去,心中充满对郢城的愁苦。

注释:

  • 高唐赋: 典出《楚辞》,由屈原所作,描绘了高唐美景。
  • 巫山: 指巫山的美丽景色,常常成为诗人表达情感的意象。
  • 荆王馆: 指传说中的荆王的宫殿,象征往昔的辉煌与遗憾。
  • 楚水: 指楚地的河流,具有文化象征意义,常与离愁别绪相联系。
  • 郢城: 郢城为古代楚国的都城,象征着离别的愁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群玉(约公元770年-835年),唐代诗人,字文升,号青山,晚号寒山,生于今陕西省,曾任职于中书省,擅长五言诗和七言诗。其诗以清丽见称,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事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送别友人之际,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以及对往事的感怀。唐代是士人交游频繁的时代,送别诗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表达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离别的感悟。

诗歌鉴赏:

李群玉的《送郑京昭之云安》是一首充满离愁的送别诗。诗的开头以“君吟高唐赋”引出,展现了友人在高唐赋中的吟唱,既表现了对友人的赞美,也暗示了他们的精神追求。接下来的“路过巫山渚”则将目光转向巫山,巫山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是古代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在这里,巫山象征着美好与理想,而“莫令巫山下,幽梦惹云雨”则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保护,希望在这美丽的景色中不被悲伤的情感所侵扰。

“往事几千年,芬菲今尚传”一句,既是对历史的追溯,也是对友人情谊的赞美。历史的厚重与人事的相对短暂形成鲜明对比,使得离别的情感更加深刻。接着“空留荆王馆,岩嶂深苍然”令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沧桑,荆王馆虽已空留,但仍在苍翠的山岩中默默存在,象征着对过往的怀念与惋惜。

最后几句“楚水五月浪,轻舟入蘋烟。送君扬楫去,愁绝郢城篇”则描绘出一幅生动的送别场景,楚水的浪涛与轻舟的划行,映衬着诗人内心的愁苦。郢城作为离别的象征,点出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对故土的深情。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既有自然的壮丽,又有历史的深远,情感的传达细腻而深刻,展现了李群玉高超的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君吟高唐赋: 友人吟诵《高唐赋》,引出对友人的赞美。
  2. 路过巫山渚: 友人经过巫山的水边,增添了风景的美感。
  3. 莫令巫山下,幽梦惹云雨: 诗人希望美好的景色不会因为梦境而引起悲伤。
  4. 往事几千年,芬菲今尚传: 追溯历史,感叹古老的情感依然流传。
  5. 空留荆王馆,岩嶂深苍然: 荆王的宫殿已空,只留下苍翠的山岩,象征遗憾。
  6. 楚水五月浪,轻舟入蘋烟: 描绘楚水的波浪与轻舟,增添离别的氛围。
  7. 送君扬楫去,愁绝郢城篇: 送别友人,心中充满对郢城的愁苦。

修辞手法:

  • 比喻: “幽梦惹云雨”,用梦境比喻悲伤情感的来临。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楚水五月浪,轻舟入蘋烟”,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意象: 巫山、楚水等自然意象与离愁相结合,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离别的惆怅,借助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出人事的无常和对过往的怀念。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交融,突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唐: 象征美好与理想,代表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
  • 巫山: 代表自然的美丽与情感的寄托,常用来表达离别的情感。
  • 荆王馆: 昔日的辉煌,象征着历史的遗憾与情感的缅怀。
  • 楚水: 作为地域文化的象征,传达离愁别绪。
  • 郢城: 离别的象征,承载着对故土的深情与对未来的迷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群玉的《送郑京昭之云安》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爱情
    B. 离别的愁苦
    C. 自然的美丽
    D. 战争的悲惨

  2. “君吟高唐赋”中的“君”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友人郑京昭
    C. 古人屈原
    D. 荆王

  3. 诗中提到的“郢城”象征着什么? A. 美好的回忆
    B. 离别的伤感
    C. 自然的景色
    D. 历史的辉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杜甫《赠卫八处士》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现送别的主题,诗中通过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情感基调更为洒脱,而李群玉的作品则更多地透出惆怅。
  • 杜甫的《赠卫八处士》则展现了对友人的期望与祝福,情感上更为积极向上,与李群玉的哀伤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李群玉诗集》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送郑京昭之云安》这首诗的深刻内涵及其艺术魅力。

相关查询

自江下徒步至庙山 书合龙寺旧题后 瓶梅 窗前葵萱皆吐花成诗二首 其二 宜春道中赠邢公昭二首 晨起观雪 用前韵再简明叔仲威 寄呈寿冈先生二首 与潘文叔游稀岳四首 次韵唐与文驿驰代简二绝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逆令 千思万虑 青字旁的字 贫馁 美轮美奂 穷咽 兔死犬饥 爻字旁的字 伏鸾隐鹄 阋墙之衅 褶皱山 犬字旁的字 山遥路远 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行字旁的字 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