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3:2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3:26:38
喜曾翰林奉使交阯回二首 其一
平显 〔明代〕
日月无私照,乾坤有至仁。
玉堂徵使者,铜柱劳王臣。
星入龙编野,风清蜑海尘。
归来公事了,黄阁重丝纶。
这首诗的意思是:日月公正地照耀着大地,天地间充满了至高无上的仁德。玉堂中召见使者,铜柱上劳累了王臣。星星落入了龙编的荒野,海面的尘埃在清风中飘散。归来之后公事已完成,黄阁里又重新缠绕起丝绸的书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平显,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诗词见长。他的作品多描绘政治、哲学和人文情怀,具有较强的时代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政治和外交活动频繁之时,诗人借此表达对国家事务的关注以及对使者返归的庆贺之情。
这首诗通过日月与天地的对比,展现了一种宇宙的公正与仁德,诗人在开篇便用大自然的现象反映人间的正义与和谐。诗中提到的“玉堂徵使者”与“铜柱劳王臣”,不仅描绘了朝廷的繁忙场景,也隐喻了官员的辛劳与责任。随着诗歌的推进,作者通过“星入龙编野”和“风清蜑海尘”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与清新的氛围,仿佛在暗示国家的安宁与繁荣。结尾的“归来公事了,黄阁重丝纶”更是表现了诗人对使者归来的喜悦,象征着国事的顺利和未来的希望。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以及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国家事务的关注,对使者回归的喜悦,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和谐与理想政治的追求。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和人文的景象,还隐含着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对政治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玉堂”指的是什么?
A. 高雅的殿堂
B. 一种玉石
C. 一种乐器
答案:A
“日月无私照”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时间的无奈
B. 对自然的感慨
C. 对公正和公平的向往
答案:C
诗中“归来公事了”说明了什么?
A. 使者的归来
B. 国家事务的完成
C. 诗人的休息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平显的这首诗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进行对比,王勃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与未来的期待,二者在主题上都涉及到人与国家、对理想的思考,但在情感表达上,前者更显得庄重而安静,后者则有更多的个人情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