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3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38:54
我见百十狗,个个毛鬇鬡。
卧者渠自卧,行者渠自行。
投之一块骨,相与啀喍争。
良由为骨少,狗多分不平。
我看到一百多只狗,每只狗的毛发都是蓬松的。
躺着的狗就自己躺着,走动的狗就自己走动。
我扔了一块骨头,狗们争着吵嚷。
这都是因为骨头太少,狗太多,分配不公。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体现了社会中的竞争与不平等。诗中通过狗的争斗隐喻了人间的争夺与分配不均。
寒山,唐代诗人,隐士,常常在山中吟咏,作品多以自然景象和世态人情为主题,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禅意。
该诗创作于社会动荡和竞争激烈的唐代,反映了当时人与人之间竞争的残酷和资源短缺带来的争斗。
这首《诗三百三首 其五十八》以狗为题,表面上似乎是在描绘一群狗争食的场面,实际上却深刻地反映出社会的竞争与不公。诗的前两句通过描绘狗的状态,展示了它们的生活状态,既有生动的描写,又营造出一种生动的场景感。接下来,诗人通过投掷骨头引发狗的争斗,暗喻人们在资源稀缺的环境中为了生存所展开的争斗,体现了人性中的贪婪和竞争心理。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狗的观察,传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尤其是“良由为骨少,狗多分不平”,一句,直接道出社会竞争中的不平等,令人深思。诗人在描写具体事物的同时,将其升华至对人类社会的反思,展现了他对人性和社会的独到见解。
整首诗的主题是反映社会竞争与资源分配的不公,表现人性中的贪婪和争斗,从而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刻的思考与批判。
诗中提到的动物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骨头”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反映了什么?
答案: 1.B 2.C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