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辛峰阁听雨和鹤江韵》

时间: 2025-05-02 00:33:50

诗句

春愁无计遣,况复雨兼风。

薄雾凝高阁,寒云没断鸿。

蒲团同白足,箬笠愧渔翁。

句引离乡思,更残滴沥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33:50

原文展示:

春愁无计遣,况复雨兼风。
薄雾凝高阁,寒云没断鸿。
蒲团同白足,箬笠愧渔翁。
句引离乡思,更残滴沥中。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愁苦无计可消解,更何况又是雨夹风的天气。薄雾笼罩着高阁,寒云遮蔽了孤鸿的飞影。蒲团上我与白足相伴,心中却为渔翁的简单生活感到羞愧。每一句都引发我对故乡的思念,雨滴在窗前滴落,愈加加重了我的忧伤。

注释:

  • 春愁:春天的忧愁,常常指因春天而生的离别或思乡之情。
  • 无计遣:没有办法排遣。
  • 况复:更何况。
  • 薄雾:轻雾,指朦胧的雾气。
  • 高阁:高楼或阁楼。
  • 寒云:寒冷的云朵。
  • 断鸿:孤独的鸿雁,象征离别。
  • 蒲团:一种圆形的坐垫。
  • 白足:指白色的腿,可能是指身边的朋友或物品。
  • 箬笠:用竹叶编成的斗笠,渔翁常用。
  • :感到羞愧。
  • 句引:每一句话引起的感情或思绪。
  • 离乡思:对故乡的思念。
  • 滴沥:滴水声。

典故解析:

  • 鸿雁: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孤独和离愁,这里暗指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渔翁:通常象征一种洒脱、自在的生活方式,与诗人内心的愁苦形成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新,清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以其清新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多以描写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为主,倾向于抒发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春雨纷飞的日子,诗人可能因春日的愁苦和外界的天气感到孤独,而引发对往昔的缅怀,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愁苦为引子,利用雨和风的意象深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第一句“春愁无计遣”便直接道出情感的困扰,接着“况复雨兼风”则将外界的天气与内心的感受紧密结合,形成一种内外共鸣的局面。高阁之上的薄雾和寒云,不仅是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诗人心境的写照。孤鸿的出现,增添了离愁别绪,强化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蒲团和白足的描写,似乎表现了诗人身处的宁静与内心的不安,而“箬笠愧渔翁”则体现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自我反思的矛盾心理。最后两句“句引离乡思,更残滴沥中”,则将这种思乡情绪提升至高潮,雨滴声似乎在不断地提醒诗人,让他的思绪更加沉重。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自然的意象,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情感真挚而动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愁无计遣:春天带来的忧愁无法排遣,直接表露诗人的情感困境。
  2. 况复雨兼风:不仅有春愁,还伴随着雨水和风的侵扰,加重了诗人的愁绪。
  3. 薄雾凝高阁:薄雾笼罩在高阁之上,描绘出一种朦胧而静谧的环境。
  4. 寒云没断鸿:寒冷的云彩遮住了孤单的鸿雁,象征着孤独和离别。
  5. 蒲团同白足:在蒲团上与白足相伴,暗示着身边的陪伴却无法解除内心的孤独。
  6. 箬笠愧渔翁:对渔翁的生活感到羞愧,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7. 句引离乡思:每一句话都引发对故乡的思念。
  8. 更残滴沥中:雨滴声愈加沉重,增添了思乡的无奈和愁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寒云没断鸿”中,寒云与鸿雁的结合,形象化地表现了孤独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如“春愁无计遣,况复雨兼风”,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 意象:雨、雾、鸿等意象的运用丰富了诗的意境,生动地传达了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的愁苦和对故乡的思念。通过描写自然环境与内心感受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简单自在生活的向往,情感深邃而真挚。

意象分析:

  • 春愁:象征着离别和思念,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
  • :不仅是自然现象,也是情感的寄托,增添了忧伤的气氛。
  • 高阁:高处的孤独感,象征着与世隔绝。
  • 鸿雁:代表孤独和思乡。
  • 蒲团与白足:象征着陪伴与孤独的对立。
  • 箬笠:渔翁的象征,暗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断鸿”指的是什么? A. 断裂的物体
    B. 孤独的鸿雁
    C. 断开的关系

  2. “箬笠愧渔翁”这句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羡慕
    B. 羞愧
    C. 愤怒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春天的赞美
    B. 思乡与孤独
    C. 生活的愤怒

答案:1. B,2. B,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李白的《夜泊牛津》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比较汪新的《辛峰阁听雨》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兄弟情谊,而汪新则更突出个人的孤独感与愁苦,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精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句 其七 雨后环波亭次韵四首 其三 次维得禽字韵 侯荆 韩魏公挽歌词二首 少年 秋日感事示介甫 离齐州后五首 其五 靖安县幽谷亭 楚泽 寄子进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削草除根 山字旁的字 入字旁的字 乐此不倦 长恶靡悛 金石之功 无坚不摧 年貌 包含减的词语有哪些 乚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律则 跨虹 病字头的字 上和下睦 包含茸的词语有哪些 珍妮姑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